见了上皇。一天之内见了三个紫气浓重的帝皇面相,史陌被这三个人皇的气息给冲击了一下——入定了。

在上皇和皇帝眼里,就是史陌整个人的气质忽然就变得深不可测起来,而且穿着的衣服也开始无风自动。不等上皇说话,史陌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开始口无遮拦的预言国运了。

清脆的童音回响在宫殿里,从如今上皇的仁慈引起的国家沉疴,说到因为教养不当导致当今会再有一场谋逆之乱,再到未来会因为把持权利导致晚年英名受损。

史陌才说完,皇帝就“哐当”跪下了,明确表示这绝对不是自己让史陌说的。

这头皇帝才跟上皇表完心意,那头史陌就开始说皇帝了。从寿命不长到国事利弊,基本也是实话实说,所以让人听着也是真的感觉没好到哪去。

然后史陌又开始说下任皇帝。虽然没有直言,但是从史陌的描述中,两代皇帝都猜到了这个差点死于妇人之手的下任皇帝的身份就是刚回宫里的徒晖。

再之后史陌一直说到了六百年后的王道衰微,新道建立。华夏将有大变,是大劫还是机遇犹未可知,全看如今的皇室作为。

最后又说,此乃此刻之未来,并非不可改变云云。正要说改变之契机,却有一阵不知从哪里刮来的风,把原本稳稳摆在桌子上的茶盏给刮到了地上。

这声响动惊得史陌一个机灵,从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里脱离出来,一抬眼,就发现皇帝和上皇都脸色不是很好的看着自己。

上皇和皇帝本来听说自家的江山只能延续六百年正闹心,好不容易史陌要说延续的契机了,却又发生了茶盏跌落的事情,任是谁脸色也不会好看。到底是上皇的心态更好一些,安慰的拍拍皇帝的手臂。

早在史陌说到徒禛的时候,上皇就相信史陌说的话真的和皇帝没关系了。所以就让皇帝站了起来不用跪着了。此刻上皇回想着史陌的话,对皇帝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同情:“罢了,这风把茶盏吹落,恐怕也是上天警示‘天际不可泄露’。你把这孩子带回去吧!”想了想又说,“如今江山社稷都交到了你的手上,未来如何,也都全看你了。”

上皇听了史陌的话,虽然因为史陌说的关于自己执着权利的话而生气,但是毕竟有之后史陌关于六百年国运的叙述做了一个缓冲,也就不那么生气了。恢复了理智的上皇经过思考后决定,为了避免自己发生“晚节不保”的事情,他要全面放权给儿子。

反正如今徒禛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自己是上皇。有关国运的事情,当然是皇帝的责任。他这个为了国家忙碌了一辈子的上皇,要好好的歇一歇了。

好么,这是因为知道未来的困难,所以直接把这个重担打包给现在的皇帝徒禛了。但是身为上皇的你就这么儿戏的放手不管了,真的没关系吗?

原本听了史陌的话,皇帝徒禛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此刻又听见自己的亲爹这种类似撂挑子的话,难得的心里竟然有了一丝委屈的感觉。这种感觉可是自从自己十五岁出宫开府之后就不曾有过的,如今面对史陌描述的未来和自己亲爹的撒手不管,皇帝竟然再次重温了这种感觉。

☆、 第39章 史陌4.7

不管皇帝的内心怎么委屈,到最后他还是被上皇给撵出了畅春园,并且明确表示,以后没什么事情不要来打扰自己了,自己要颐养天年。

在两个皇帝的对话中,史陌全程假装自己就是一团空气。他可以肯定,自己在那种类似于发呆但是比发呆要舒服一百万倍的失神状态下,自己一定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才会让两任皇帝都对自己露出那么奇怪的表情。

等到史陌和皇帝回到紫禁城后,史陌再次抬头看天,发现原本在自己进京的时候,两股互相顶牛成掎角之势的紫气,不再相互针对了。西北畅春园的那股,似乎平和了许多。

考虑到史陌目前无家可归的状态和明显对国家有大用处的状况,皇帝大手一挥,把史陌安排到了皇子所里,和徒晖比邻而居成了邻居。

随后就下了道旨意,把当初参与徒晖出京事件、已经被控制起来的人都料理了,宫内空出了包括伴读、侍卫在内的职位十五个。又把在朝中推波助澜的大臣都贬官的贬官,下狱的下狱。一场清洗之后,才算是了结了这次的事件。

百忙之余,皇帝想起了和自己儿子一起被弄出京城的卫若兰,直接就点了伴读,正好接替刚刚空出来的位置。卫若兰在第二天就搬到了徒晖的外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皇子伴读。

卫若兰因为能重新见到史陌,对于做了皇子伴读这件事情,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唯一不高兴的事情,就是每次史陌都用一种“这孩子到底为什么总这么熊”的眼神看自己。

卫若兰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熊。要知道,别家的孩子可不会在自己这个年纪就每天勤练武艺熟读诗书到他这么刻苦的程度。在大家眼里,卫若兰其实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史陌就是觉得卫若兰是个中二熊孩子,对总是追着自己的卫若兰爱理不理的。

“虽然若兰经常做一些像是上课的时候给师傅捣乱、挨了罚还沾沾自喜的炫耀被打肿的手、撩拨小宫女欺负小太监这种有失体统的事情,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卫若兰是个好的。”

徒晖觉得,卫若兰和史陌都是和自己共过患难的,总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找了史陌谈话,希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