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夺取塞维乌斯的大本营,似乎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守备森严的托克忒里亚城,在一昼夜之间就被拿下了。塞维乌斯现在大概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吧!兰斯洛特进入托克忒里亚城时已经进入冬季,城墙上爬满的藤蔓植物都掉光了叶子,只留下苍白石块上密密麻麻的纹路。他听说这些植物的叶子在深秋时节会变成红色,如果他早来一个半月,大概就能看到了。据说红色的叶片沿着藤蔓在苍白的城墙上蜿蜒,鲜明得如同伤口淌血。

卡默洛特230年的圣诞节和新年是在托克忒里亚度过的,没有一丁点儿节日的气氛。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这座巨大的要塞或许可以视为上帝默许的礼物。

节日过后,231年1月初,对罗马的战事继续进行。拿下了托克忒里亚标志着亚瑟第一阶段的计划完成,塞维乌斯在高卢西北部的势力不复存在,亚瑟的进攻方向转向南面。此时在他的西南方向,罗马‖军队虽然已经深入到凯撒奥古斯塔城,然而损失十分惨重,西哥特也并没有丧失战斗力,双方还能僵持一阵。鉴于此,亚瑟并不十分担心自己的后院会起火,得以将精锐力量都放在前头,专心致志对付塞维乌斯。

塞维乌斯从托克忒里亚撤出后,将军队驻扎在了阿尔卑斯山和波河之间的平原地带。他在这一平坦广阔的地区布置了许多条防线,如果亚瑟想要进入意大利进而威胁罗马,要么就翻越阿尔卑斯山,要么就在平原上面对他的重重防线;即使能攻破这一关,也还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拦在他面前。亚瑟决不会自不量力到去翻山的,这点塞维乌斯也清楚,所以他在自己的防线上下足了功夫,毕竟这可是保卫身后的罗马最后的屏障了。

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让人不能不称赞他是这方面的能手。他把军队分为几处部署,互相之间紧密地联系和照应,无论亚瑟以哪一边为突破口,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除非他能全方位、无死角地兼顾,然而塞维乌斯知道,他的敌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所以他的策略万无一失。

他信心满满地想:不列颠岛上的野蛮人,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罗马被称为“帝国”吧!

亚瑟并不知道塞维乌斯进行了如此周密的部署,不过光猜也能猜到,对方这次绝对严阵以待。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敌军部署大军严阵以待——因为那意味着交战将旷日持久。他既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补给。说实话,深入内陆这么远,他的补给线已经因为过长而变得脆弱了,不得不增派专门的部队去维持它。如果前线要进行持久战,对本就不好的补给情况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不管前面有多少敌军在等着他,他唯一能选的策略只有速战速决。

于是他又进行了一次人员调整,安德罗梅再一次成了中路先锋,兰斯洛特代替高汶把守右路侧翼,凯接替加赫里斯,而被从前线换下的两支部队也不仅仅是休整,他们被安排去维护后勤。在这个调整中,加赫里斯和高汶的休整是早已确定了的,毕竟他们已经在前线待了很长时间;把兰斯洛特从前锋的位置上换下来却是临时才有的决定。这甚至也不是出于亚瑟自己的意愿,完全是因为安德罗梅的缘故——他在某些方面展示出了惊人的远见。

虽然安德罗梅抱怨自己总被当成炮灰,但在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月休整时间以后,也没见他老老实实地休养生息。相反,他似乎表现得比战时更加忙碌,不过忙的不是打仗,而是招兵买马——准确地说,是单纯的“买马”。他派人在已经占领的地区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马匹,搞的军队里马比人还多,平均下来每个士兵至少获得了两匹战马,多的甚至能达到三至四匹;这样一来营地需要扩建,物资的调拨也受了影响,保障后勤的部队对他怨‖声‖载‖道,其他指挥官也不知道他打算干什么,最后就都报到了亚瑟那里。亚瑟先前也不知道这件事,十分不悦地找来安德罗梅问他打算干嘛。

安德罗梅指着塞维乌斯的位置说:“由于大河流经的缘故,这片平原面积广大,敌军有充足的空间布置复杂的防线,用以牵制陛下的军队。势单力薄的部队想要快速通过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高强度进攻,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为应对将来的局面做准备。”

亚瑟露出一种半是明白、半是疑惑的神情看着他:“你打算用增加马匹的方式让你的部队连轴转?”

“是的,”安德罗梅略略颔首,“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最高效率作战,马不行。那么,只要通过更换马匹,就能让整支骑兵时刻保持在速度和力量的巅峰状态——”

“——这是你从苏格兰带来的经验吗?”亚瑟冷不丁问。

安德罗梅有些荒谬地看了他一眼。“不是,是之前和阿提拉作战时学到的。”那支东方铁骑能展现出那样恐怖的威力,这种作战方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亚瑟没再就这个问题问下去,只是说:“那么再次发起进攻时,就由你来担任先锋。”

“正有此意。啊,对了,”他毫不在意地提着要求,仿佛自己才是主人一样,“等到加赫里斯从前线下来,让他来负责我部队的后勤吧。他是那个绝对不会因为我给他额外的工作量而不断抱怨的人——陛下也希望耳根子清静些吧?”

亚瑟走到他面前,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安德罗梅,我答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4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