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被别人给抢占了,一时文人脾气和少爷脾气都上来了,硬要拉着那人和掌柜的理论要换房。

寻常人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为了避免麻烦也就答应了,可偏偏这位后来者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可是潘将军远在万州的小舅子吴仪,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武人。

其实说他是武人也算是抬举他了,这位小舅子占着自己姐姐姐夫作威作福,每日只好逛秦楼楚馆的,学个武艺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些花拳绣腿也做不好。不过,他到底也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碰上张知这种江南水乡长成的自幼的娇贵公子,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当然吴仪也压根没想到要捏死张知,哪知这个弱不禁风的男人就像是嫩豆腐做的,自己一碰就倒。当时他有点惊慌,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姐夫可是个将军呢,别说自己是无意的,就算自己真想弄死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他见张知摔倒在地,也不上前搀扶赔礼道歉,反而十分嚣张的说:“大爷今个儿心情好,没摔死你算你走运。”说罢,想要掉头就走。

那张家的小厮见自家少爷被推倒在地,而罪魁祸首却要大摇大摆地走了,哪里肯依,上前一拦,说是要给个说法。

“说法?”吴仪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说:“我告诉你,爷就是王法!”

也是这吴仪长期呆在万州不懂世故,这汴京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龙脉所在,朝大街上仍一块砖头都有可能砸到几个家里多多少少有点官府背景的爷。这权贵之多,无法估量,但就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就是王法,起码,没人敢明着说。

吴仪这一番话一说出口,四周围观民众不干了,纷纷议论这个爷到底是什么身份,这口气,听着像是比庞太师家的公子还要大。

庞统这回真是无故受到牵连了,他父亲庞太师虽然权倾朝野,但这毕竟是皇城,行事也不敢太过分,况且还有一个八贤王在那里盯着,做人做事也更是小心,对子女的要求也甚是严格,要不怎么说能培养出一个贵妃女儿呢?这庞家的家教一向口碑不错,但出了一个庞统。由于庞统生性豪放,做事喜欢凭着喜好,在京城百姓们眼中,他的作风和庞家相去甚远。其实再过几年,待庞家小女儿庞飞燕长大成人,泼辣之名相当响亮。比起自己的哥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们这才发现,原来庞家的那个贵妃才是最奇怪的那个,这温婉的性子,和庞家一点都不配嘛!

不过庞统桀骜归桀骜,百姓们也都知道庞家大公子虽然为人有些嚣张,但却是个明白人,从不仗势欺人鱼肉百姓。因此在百姓之中,庞统口碑还算不错。

可眼前的这个吴仪就差多了。量他后台再大,大得过庞太师去?除非他后面的人是……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这么一想,看着吴仪的眼神都变了。

公孙策一进客栈,就见到许多人围成一堆在看热闹,以公孙策的性子本不想管此事,但他忽然听到了庞统的名字。

自从一年前苏州一别,他再也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庞统了,偶尔整理旧物时会看到那块白玉扇坠,发呆了好半天也就过去了。如今在这种场合中,从不相干的人口中听到了自己不愿提及的名字,一时发愣,便停下了脚步。

“公子?”空青见公孙策忽然停下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前面似乎有吵闹声,不知出了什么事才会让公子变得奇怪,便招来一旁的小二问:“小二,那边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这小二此时也是没事,便耐心回答道:“是有两位客人争一间房,不知怎么的其中一位就动手了,另外一位客人的家仆不服气,嚷着要去打官司。”

不是庞统,庞统定不会为这种事大打出手的。公孙策松了一口气,心里却不知为什么有些遗憾。既然不是他,那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难道是庞统就和你公孙策有什么关系了吗),淡淡地说:“闹事而已,空青,我们走。”

公孙策不想理会这事,麻烦却直接找上了他。

那吴仪被张知的小厮缠的心烦,一肚子的火气没地发,好不容易甩开了小厮,正要逃走呢,前面就出现了两个人,脚下没刹住,一下子就撞了上去。

好在空青十分机敏,见眼前有一庞然大物忽的朝自家公子撞来,心里一急,赶忙推了公孙策一把。公孙策打了个踉跄,堪堪躲过了吴仪的这么一撞。

但公孙策正因想到庞统而感慨千万呢,没有丝毫准备就被人这么一推,没撞上吴仪,却撞上了一旁的墙。听那动静,好像撞的还不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

公孙策认识张知第一天,额头上的包肿了老大一块,一碰就疼。张知着小厮提着两斤上好的龙井前来道歉,公孙策礼貌接受,回赠了一把湘妃竹扇。

公孙策认识张知第二天,额头上的包稍稍消了一点。张知派人送来几匹上等的临安丝绸,公孙策微笑接受,回赠了一把庐州出产的兔肩紫毫笔。

公孙策认识张知的第三天,额头上的包好了大半。张知亲自来看望,带来了两幅前朝字画,公孙策淡定接受,回赠了一首亲自创作的诗。

公孙策认识张知的第四天,距离科考还有十天,他的额头上的包全好了。张知派人邀公孙策同去游湖。烫金的请帖,上面写着娟秀的小楷,墨迹还没干透。

“公子,您看这……”空青觉得这张公子也太不知趣了,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