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秘密。

公孙策马不停蹄,一路上奔波劳累,终于在半个月后抵达了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的榆林。

榆林自古以来就是个繁荣的商业城市,“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珍宝,万方辐辏,集于辇下”,说的就是榆林。自西夏建国以来,除边境贸易外,西夏常常通过派遣使节,深入宋朝内地进行贸易,而这贸易的场所,就在榆林。而就算在宋夏交战期间,这里的商业贸易也并未终止。

公孙策此次前来,却不是为了贸易。

三个月前西夏新王李乾即位,向赵祯提出和亲,共求大宋西夏繁荣富强。

公孙策就是带领迎亲队伍来接西夏公主李婉然。

李婉然是李乾的亲妹妹,也就是西夏太后的亲生女儿,身份可算得上是尊贵无双。李乾把她嫁给赵祯,足足可见他对这次和亲的重视。

李乾不得不重视,原因有三:

第一,他刚刚登基,地位还不稳。虽然自己的亲哥哥在半年前一场兵变中牺牲了,但身边还有李琦和李真在虎视眈眈。自从李琦在两年前的汴京兵变的失败中元气大伤,自此退出了皇位争夺战,可李乾一点都不放心自己这个有野心有谋略的二哥。至于李真,他打小就看不懂他,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想要当王,但李乾对于这位权妃的儿子可没少提防。

生在帝王家,骨肉亲情本来就不作数。

第二,这两年飞星将军庞统的名气实在太大了,特别经历了汴京兵变后,他在西夏人眼中就是魔鬼的代名词,有些老兵一听说庞统的名字甚至会吓到腿软。而这段时间,听闻庞统正在毛乌素沙地里平马贼(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初赵祯下的命令?)。庞统在此,西夏人有一段时间不敢轻举妄动了。

第三,西夏经过两年的内战,国内经济不稳,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不管怎么看,这时只有大宋的帮助才能复苏国内的经济。

因此,这次李乾是放低了姿态,不惜送上了自己的亲妹妹。

李乾这么配合,赵祯哪有不允之礼。半年后就是他和柴郡主大婚的日子,于是他决定在那时同时迎娶两位娇妻。

公孙策还未到榆林,榆林知府陈路就带着榆林府大大小小的官员出城门迎接。

“下官榆林知府陈路,恭迎公孙大人。下官已命人准备了好酒好菜给公孙大人接风洗尘。”这位陈知府到底知礼的很,只可惜用错了地方。

由于奉的是皇命,公孙策这半个月以来一路上都有地方官员接待巴结。公孙策本就是个不喜应酬的人,对那些美酒美人更是没多大兴趣,再加上一路上奔波劳累,此时他最想做的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沐浴一番,睡上个几天几夜。因此,他对陈知府的话只是淡淡地说:“有劳陈知府了。”

那陈路一辈子都呆在榆林,除了上京述职外很少见过京城里来的大官,何况是公孙策这样年轻俊朗的京官,见公孙策对自己说话自是十分高兴,更是谄媚的笑道:“下官给公孙大人准备一辆马车,请大人上车。”

公孙策一路上都在骑马,自然是十分累了,现在见到终于可以坐车了,心中也是有些愉悦的,口气也变得缓和不少:“多谢陈大人。”

说着,就在下人的搀扶下上车了。

公孙策坐在车里,细细打量这车中的装潢。那座位上铺着厚厚的一层动物的皮毛,十分的软。周围的车壁上描绘着具有异族风情的画,倒是有趣的很。说到有趣,倒是很久没见到那个人了……

就在公孙策在走神之际,车外忽然途生变故。

一群黑衣人突然冲进了这只队伍,见人就砍,眼看着就要杀到位于队伍中心的马车了,那拉车的马一受惊,狂奔了起来。

在车上的公孙策可就受苦了,一方面他死死扶住座位以防被摔出马车,另一方面他还得关注后面黑衣人追上来了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策脑中还在高速地运转:这些黑衣人一看就训练有素,不像是一般的山贼或是马贼,难道是西夏人派来的?不,不会是西夏人,他们的公主就要嫁到大宋了,万万是不会在这时候发难。不然就是辽、或是高丽?可是,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确实,黑衣人的动机实在难以捉摸。公孙策还没接到西夏公主,在这里的只是榆林的官员们和公孙策。而看这些人的目的似乎是要把这里的人都赶尽杀绝。

一想到这,公孙策就浑身冒冷汗,心说自己在两年前的汴京兵变中都活下来了,这次应该不会这么衰就命丧此处吧?早知如此,自己就该把展昭带上。

现在后悔也是来不及了,就在公孙策决定听天由命的时候,自己的马车忽然停了,接着外面忽然传来了几声惨叫,之后,就再无动静。

公孙策壮着胆子朝窗外看,之间先前追杀自己的几个黑衣人都倒在血泊之中,而在他们前面,站着是一个提着刀的年轻人。而他的刀口,还在滴着血。

显然,这些黑衣人就是他杀的。

公孙策对上了这人的眼睛,却是吃了一惊。他原以为会在几息内将人毙命的人就算不是个穷凶恶极之徒,也应该有着残暴的双眼,面前的这位年轻人的眼神却一点都不凶残,反而有点像展昭的眼睛,让人不自觉就会心生亲近。

公孙策镇定了点,走下了车,收拾收拾了衣冠,对那人作揖道:“在下公孙策,多谢壮士相救。不知壮士高姓大名,日后公孙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