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只有右屯卫将军独孤盛率左右侍从十余人拒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乱兵格杀。另一名千牛备身独孤开远闻讯也率领数百侍卫前往宫城的玄武门,敲门要求皇帝亲自出来督战,他愿意誓死保卫圣驾。然而门内迟迟无人应答,跟从他的侍卫心感绝望而逃散,独孤开远遂被叛军捕获。这时魏忠来到玄武门,依皇帝的指示把城门打开,迎入裴虔通的叛军,并一直指引着他们进入永巷,前去攻击皇帝所在的西阁。趁着那些叛军乱糟糟地攻击西阁的当儿,魏忠就转去接应长孙无忌进宫,把藏在东阁里的李世民-运送出去。

魏忠折返回宫的时候,叛军已经攻入本来就没有什么防御工事的西阁。叛军要皇帝到金銮宝殿去面见文武百官,裴虔通甚至把自己的坐骑都牵到他面前,要他上马。但杨广一门心思还在担心着李世民那边没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皇宫,便假装嫌那马鞍和缰绳破旧而不肯上马。裴虔通只好让人换了一副新鞍新缰,这一来一回之间,魏忠已然回来。杨广与他一对眼神,就知道李世民已安全离开,便不再推三阻四,上马出了西阁。然而皇帝甫一出现,叛军就兴奋得大叫,宇文化及害怕事情会出波折,连忙指使裴虔通把杨广押进寝殿去下手。这时叛军把他平日最疼爱的、年仅十二岁的幼子赵王杨杲也拉了进来,那孩子只吓得不停地号哭,裴虔通一怒之下竟是举刀一挥便把他的人头砍下,鲜血都直喷到杨广的袍服之上。

众人见到如此鲜血喷涌的场面,霎时都是红了眼,跃跃欲试就想动手,杨广连忙高声叫道:“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怎可以死于刀锋!你们拿毒酒来给我!”但叛军都担心他这是在玩什么花样,不肯接受。魏忠在一旁见形势紧迫得一触即发,知道皇帝虽然决心赴死、但仍是不甘心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便赶紧站出来,说:“由小人来吧!”走上前去,将杨广颈项上系着的丝巾解下,以那条丝巾将他绞死。

之后叛军就忙于去将其他杨氏皇室屠戮殆尽,再也不管杨广的尸身如何处置。魏忠与萧皇后一起拆下漆床上的木板,做成一个棺材,把杨广与杨杲的尸身放进去,浮厝于西院的流珠堂内。魏忠忙完了这些事情,才觑得空子出宫,来到这土房里与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相见。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魏忠的陈述虽然细节详尽、但语气平淡,或又是因为李世民这一天里已经流了太多的眼泪,这时他听着魏忠的讲述,竟是没有再哭,只是怔怔地躺在那里,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屋顶,像是根本没听到魏忠说的话,又像是已经化成一具行尸走肉。

魏忠说完,房间内安静了下来,然而李世民仍是那样发着怔,什么都没说,甚至连一动也没动。

魏忠静了一阵子,见他毫无反应,又开口道:“宇文化及将皇室中人都杀光了,只留下平日与他交好的杨浩,估计是留着他来当傀儡皇帝的。骁果军是为了先帝迟迟不肯回归关中才造这个反,宇文化及肯定不敢再在这江都城里再呆得太久,很快就会离开。秦国公和长孙公子只需隐忍到这些叛贼离开之后,就能进江都宫去拜祭先帝停厝之所。在那之前,小人会一直留在宫内守候先帝的灵柩,不会随宇文化及之流离开的。”

长孙无忌听得眉头更是深皱,想:怎么还让世民继续留在这江都城内?这时不是应该让他尽快离开这里回长安才对吗?

但他一时未能想出什么巧妙的措辞来反对魏忠的这个意见,魏忠却在一说完这番话就马上向着李世民下跪深深躬身、重重叩头,然后转身离去。

后记:

1、杨广之死基本上按史书写的,但他不肯上马去金銮殿的缘故这里自然是“编”成为了给世民宝宝争取离开的时间~~另外,以丝巾绞死杨广的自然也不是魏忠,而是一个叫令狐行达的人。《李世民情史》那边的第章《政变》把杨广之死更严格地按史书记载来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这里的描写与那里的作个对比~~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8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