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想必是怕你于军中分心,不肯告诉。我听陛下说起,丞相上表,将那位天水郡新收的年轻将军,夸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武不输子龙当阳立马,雅犹胜周郎赤壁临江,更不用提那李邵、马良……”

见关青咬唇不语,以为她心中不信,便又笑道:“妹妹在军中时日已久,可曾见过有初降之人,这般快地封侯拜将?还不是为了要配得上我汉寿亭侯府上的佳人呢……快与姐姐说来,这姜伯约,是怎样一位郎君?”

关青之前与姜母交谈,听得姜维自幼无父,成长得艰辛,本已对他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意。此时这三分好感,一下弥散得无影无踪。张后仍在絮叨,关青却觉声声不入耳,强坐一时,便轻轻打断道:“青儿初归成都,略觉不适,请先告退。”

张后见她忽然颜色如雪,携起她手,触之冰凉,心下奇怪,又是担忧,也不好挽留,便遣宫轿送她回家。待她去后,屏退宫人,独坐花下,暗暗感叹。

……那时同入学庐,正值二人情窦初开,军师风华正茂。每每论起天下风云之变,军师神采飞扬,更显眉聚江山之秀,胸怀寰宇之机——便是自己,又何曾没有过怦然心动之时?然随年岁渐长,便知自己婚嫁,当随家人意思,终于嫁入宫中。

她与关青姐妹情深,深知她聪敏灵慧远超寻常女子,当初她若是愿意入宫,自己必不相争后位。然而人至灵时反易痴,关青偏偏在情字这一关上看不清。细思方才所见,关青竟似仍然心属难得之人,怕是随之沙场征战,愈陷愈深……不知何时方能幡然醒悟?

此时一阵轻风拂过,枝头初红,点点落下。张后不禁感叹——女子容华如卉,而情思如风,若遇良人,则能催开娇艳;若不能解语,亦能摧落红颜……不知闺中挚友,将来终身谁托?

------------(3)------------

却说关青回府,踏下宫轿时身子微微一晃。侍儿见了纷纷暗中惊奇,看小姐神情不如往日,也不敢轻易上前搀扶,默默跟随着入了青苑。关青自幼习武,素来身姿轻翩,然而此刻只觉全身虚飘飘的,双脚似立于棉中,只有一步一步,缓缓慢行。

待走到空青阁下,抬首见丞相亲题的三字,不由愁撮眉间。这阁名本取空谷幽兰之意,现下却隐觉一语成谶。伫立空庭,四下环顾,只见黄莺作对,起舞叶间,粉蝶成双,弄影花梢——好一番炎炎夏景,自己却只感院静帘凉。

不忍再看那院中繁丽景色,便径自踏入阁中。枯坐良久,回过神时,已是日头西斜。点盏烛灯,斜倚帷屏,把头微侧,瞥见角落中一具孤琴,长久未弹,弦已蒙尘。

自思无事可做,便于阁中调音,信手拂弦,不知所弹何韵,只求消遣情愁。曲如清梦,好似带她回归学庐,时光流转,丞相亲自指点之状尽在眼前。细想往昔种种,不免哭笑一回、喜怒一回,将那万般思量,化入十指间。

正入忘我之境,忽有人叩门而入,原是关兴。想到为自己谋婚论嫁,哥哥也有一份,关青便停下抚琴手,面色一沉。那日关兴推说自己忙碌,令关青修书一封,邀姜维入府相谈,她未曾细想,便依言而为。如今想来,或是要借此夜宴试探媒妁之事。如此事关终身,却不先与自己商量,不觉怒意深深。

关兴正是听闻姜维已到,晚宴已设,便想请青妹出去。见她眉间怒气逸散,知她今日入宫,或是听到风头,只得赔笑相劝。

二人话不投机,关青便推门而去,谁知月色清辉之下,一道颀长清俊的身影立于阁前,白衣素影,定定望着自己,面露异色,不正是那罪魁祸首本人?

关青爱慕丞相之意,深藏心底,从未出口。方才向关兴自明心迹,乃是不得已而为。她既褪甲衣,便终究是个闺阁少女,日间心绪已乱,此刻见姜维莫名潜入宅院,听了自己痴言痴语,又看去女子样貌,登时心下大怒,未及直斥其非,随身的小箭便递了上去。

她知姜维武艺远在自己之上,当能躲避,因而箭发随手,只顾发泄怒意。不料姜维居然呆立面前,不闪不避,自己箭意难收,锋锐入胸,绽出一朵红花,登时清醒过来,不知所措。

关兴赶来见状,自是惊怒难言,难免将关青一顿训斥。兄妹二人手忙脚乱,将伤者安顿好时,已至夜半。关青默默回阁,灯下细想,心中的悔意也愈发浓重。丞相将自己芳心错许,姜维又何曾做错什么,不过是自己不敢对丞相有所怨言,只能迁怒于人罢了。一夜辗转反侧,睁眼闭眼间,怨恨又不能,梦儿又不成,当真柔肠寸断。

此时推窗,见姜维与兄长对谈已毕,独自静坐于阁下。院宇深深,阁下之人眉宇间亦藏深思,低头想想,便下阁相见。

------------(4)------------

风过处微香细生。姜维转过头来,只见一纤细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