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这个时候,就非常想抱着本马克思,把这帮老骨头的脑阔一个个敲的疏通点。

“也正应如此, 你们才更应该看见,哪怕无数人阻拦着变革,历史的洪流也会把国家推着往前走。”

“从尧舜禹到夏商周, 再到如今的大明朝,被改革替换的政制官职还少吗?科举所考的四书五经, 难道不是从无到有的么?”虞璁顿了一刻,意味深长道:“不破不立,不舍不得。”

一听到这种靠近哲学的问题, 王守仁就瞌睡全醒了,此刻两眼炯炯有神,还不时的点头。

徐阶一看王大人这么推崇皇上的发展说,越发认真的记笔记,生怕哪里学习的不够到位。

虞璁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唰唰唰写了三行:

全面发展观。

协调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以人为本那一条,他并没有自信做到。

这是封建社会,还可以光明正大的买卖人口,别说男女平权了,人和人直接都是阶级分明的。

很多事情没法在一瞬间全部改变,但是哪怕取出这些概念中的一部分精髓,都足够让王朝受益匪浅。

“所谓全面发展观,就是将朝廷、学术、民生这三项都进行全面建设,”虞璁替换掉了新时代的很多概念,尽可能的与当朝的国情进行结合,他见官员们都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只用指节敲了敲黑板:“这是重点!”

话音一落,许多人才如梦初醒的缓过神来,开始记笔记。

说实在的,过去千百年里的政治进程,向来是走一步看一布。

文官、武官、宦官,还有藩王和皇上,这几个主体之间纠缠斗争,无心治国的大有人在。

真正如虞璁这样心里有蓝图和规划的,确实是凤毛麟角。

“治朝廷,就要改革体制,发展经部,推动农商贸三项的全面发展。”

“理学术,应当重视医学及工科,惠泽万民,厚重国力。”

“调民生,要多修建公共设施——”虞璁说到这,意识到这又是个全新的概念:“虞大人,你回头把这一条记下,有空再表。”

虞鹤点了点头,也掏出个小本子来,唰唰唰记了下来。

——好像自从皇上没事掏小本本之后,这个习惯不知不觉地蔓延到了全朝上下,现在宫里人手一本,连御厨都没事记下新想的菜谱。

群臣也全跟大学时听讲座似的,齐齐研磨记录。

等会议开完,答疑时间一过,都已经是子夜了。

虞璁捧着那一本小册子,深入浅出的给自己手下的幕僚们洗了一遍脑子,还生怕他们没有听懂,特意举了好几个例子,让他们能够类比归纳。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57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