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钗冷笑道,“你别移话茬儿,你们刚说的我都听见了。”继而对薛姨妈道,“哥哥说的虽有道理,不过也未免太颓了些,哪里就到如此地步,据我看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走下路是确实,不过再支撑个几十年还是有的,这几十年间,若再有出众子孙,自可挽回颓势。”

薛姨妈素来信宝钗的话,听她这么说,念了一声佛道,“阿弥陀佛,我就说好好的富贵日子,如何会不好,都是蟠儿坏心吓我。”

刚才的话原本就是薛蟠捡着不好的情形说与薛姨妈,好让她绝了撮合宝钗和宝玉的念头,此时被宝钗点破,也不尴尬,只笑道,“将来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见话已经说开,薛姨妈转而问宝钗道,“如今也没外人,你既然听到了,就实说了罢,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宝钗素来大方,听薛姨妈如此说,又见母亲兄长四只眼睛齐齐盯着自己,无奈道,“我和哥哥的想法是一样的,宝玉虽好,不过是自小长大的情分,别的就再没有了。何况,他的心思,我也能猜出一二,除了颦儿再没有别人的,两人也正相配。”

话虽如此,宝钗心中还是微微一痛,若说她对宝玉完全没感情那是假的,可是刚刚听了薛蟠的一番话,再计较一番已认定他并非良配,一个人心中若有了另一个人,旁人再插进去,终究没什么意趣,不过是自讨苦吃。

上次问的时候,宝钗是无可无不可的,如今坚定的拒绝了,薛姨妈也松了一口气,点头道,“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的终身自然是慎重的,如今只以你自己为是罢了。既如此,我便早早的回了你姨母,也绝了她的念想,若有好的,还让她给宝玉自行寻配才是。”

听了这话,宝钗心中黯然,不过还是强笑道,“什么好的,我看颦儿正是最合适的那个,他两个中意,老太太也喜欢。”

薛姨妈却摇头,“只怕你姨母心中另有打算,也罢了,咱们不掺和就是。”说着又说起别的话来。

如今宝钗在这里,母子三人也不扭捏,索性说起私房话来,要将宝钗的事情计议妥当。

薛蟠道,“我看咱们也别高了,也别低了,人品好比什么都强。我先相看着,若有身家清白,年纪合适的世交,那自然是极好的,若没有,过不上一两年就要开恩科了,京中不是流行榜下捉婿嘛,到时候咱们也来捉一个。”

这话诙谐有趣,说的众人都笑了,薛姨妈笑道,“你说的很是,别的不要紧,最重要的还是人品第一,稳稳重重知道体贴人的才好。”薛蟠应了,宝钗也红了脸垂头不语。

至此计议已定,薛蟠也松了口气,觉着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日后那两府中的恩怨,他们家可不必再掺和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终于破了三位数了,激动的更新一章。

第23章 第 23 章

薛蝌和宝琴原本也是投奔了来的, 薛家是大族, 然而薛蝌和宝琴自父亲去世之后日子也是越过越穷, 之前也常指着薛蟠他们接济, 如今投奔到了京都, 大老远的过来更没有不帮衬的道理。

特别是薛蟠记着上辈子薛蝌表现不错,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对夏金桂的勾引也是无动于衷,因此索性扶持一把, 让他管着个不重要的铺子, 从头学做生意, 将来也好资助他些本钱自立门户。好在上有薛蟠的面子, 下有掌柜的帮忙, 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主家,不过学个明白, 将来好自立门户, 也不用和谁抢位置,薛蝌又会做人, 又好学, 因此很快站稳了脚跟。

宝琴照旧是在贾府居住,因贾母特别喜欢她,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何况如今宝钗经常要入宫,也无人陪伴,所以就由着她。那头薛蟠已经筹划着让人去修整屋子, 整理庭院,想收拾好房子,明年就搬过去。

他们家的房子原是祖产,已经许多年不住了,不过紫薇舍人不是小官,这房子的规模也颇是不小,和贾府是差不多大的,只除了没有大观园。

除了屋子年久失修有些尘土外,花园也早就干枯,一朵花儿都没了,水池子里的石头也不是如今流行的款式,如今都要色色的安排了,等到忙乱完了,京中已经下过几场大雪。

冬日无事,他也懒得出门,除了偶尔送宝钗入宫,或是与李长吉等有约外,就窝在家看账本,如今他也认得了千十来个字,对账目也是得心应手了。屋内烧的暖暖的炕,脚底下蹬着铜脚炉,屋内瓶子内清水养的一支梅花散发着幽幽冷香,火盆里温着热酒,好不快活惬意。

如今不知因着何事,李长吉的境况似乎在渐渐变好,据薛蟠看来,他的衣服渐渐比以前花样多些,也更暖和了,不过他只做不知,待他和以前一样,而且李长吉比以前更忙了些,据说是找了个差事做,不过若他有空,二人总能见面,越是接触越多,薛蟠对李长吉越是心折,觉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