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外传关于二战的流毒甚广的错误认知(上)
大票的战斗机,还在使用老发动机。

注:喷火使用的梅林发动机,和bf109使用的db601发动机,气缸容量都相差无几。但是,英国把梅林整了又整,重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后硬是在气缸量不变的情况下,整出了二千马力的喷火14。

而德国这边,发动机开发到bf10型的1400马力左右时,就再难前进了,后面的bf10,换上了更大的气缸,重量大增,而马力也只是勉强爬到一千七百多。而同一时期,英国的另一款发动机,格里芬(也就是狮鹫)发动机,使用同类型的气缸和差不多的重量,却飞出了2500马力,到二战结束时甚至开发出三千马力的。

在和英国的空军对抗中,当使用的2000马力的喷火14出场时,德国空军在战斗机质量上,已全面落于下风了。

关于航空发动机的开发问题上,无论是bf10w系列,都没有装备中冷器这一关键因素,少了中冷器,可以减少发动机的重量,在早期增压不大的情况下时并不致命,但造成的致命后果就是,随着发动机气缸增压越来越大,没有中冷器的弊病也越来越严重——到二战中后期,德国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压力一直上不去,而同一时期英美的发动机进气压则在不断地上升。去掉中冷器的重量优势,再也不能抵消中冷器带来的发动机马力和性能上提升的优势。缺少中冷器也加重了发动机火花赛结焦的问题。(此说法引用的是空军之翼上网友glen的观点,此人干货不少。引用时标注一下他的版权)db601发动机早早地就在1400马力位置就停下脚步潜力挖尽,明显是因为缺少中冷器的原因。

英式发动机,我在曾在电视军事节目上看到这么一个评价,一升的燃油,英式发动机可以飞行比德式长五倍的距离——此为央视节目的二战报道,这个说法要打个大问号,不过英式发动机比德式省油是公认。主要原因也在于贫油燃烧方面牛牛做得比汉斯好很多——因为德式发动机过度注重富油燃烧的原因,注定了他们不省油。

至于e系列战车,更多的只是保时捷博士的疯狂设想——这东西,仅是图纸上的一些疯狂设想而已。


状态提示:外传关于二战的流毒甚广的错误认知(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