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江山国色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正朔
凶狠,恣其贪秽,或交结恶党,或侵掠货财,事重刑篇,状盈狱简。…………化及枭獍为心,qín_shòu不若,纵毒兴祸,倾覆行宫。诸王兄弟,一时残酷,痛暴行路,世不忍言。有穷之在夏时,犬戎之于周代,衅辱之极,亦未是过。

这檄文上两层大义,一说天子虽在江都遇害,但隋德未衰,这天下者,乃是高祖时打下的天下,东都者,乃是世祖(注一)建立的东都。大隋没有灭亡。

第二层意思是,我杨侗乃是圣德太子之子,继承大隋的基业,名正言顺,乃是正朔,而弑君宇文化及拥立乃是傀儡,对方是叛逆,号召天下共讨之。

李重九看着这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的檄文,脸色轻松。

但一旁魏征,温彦博他们则并非如此。

魏征上前言道:“上谷公,之前我们为故天子发丧,故而幽州士族,官吏对上谷公,皆是十分敬佩,士民归心,而眼下越王登大宝之位,我们幽州是应该承认,还是不承认呢?”

这就是一个手掌,两面的问题。

正朔不是那么好奉的,为故天子发丧,说明心底对大隋还是亲近的。

而眼下杨侗在东都即位,继续以大隋的旗帜号令天下,其身份乃是名正言顺,比之当年刘秀的身份,还要正宗。这点必然还是会令心向大隋的旧吏,遗老遗少们,重新燃起希望来。

现在若李重九对这檄文,置之不理,或者不起而响应,那么必然会令那些刚刚对李重九有所改观士族,官吏,大生失望,甚至会有虚伪之感。

故而魏征担心是如此,温彦博亦是言道:“魏郡守所虑甚有道理,不知上谷公如何应对此檄文呢?”

李重九笑着言道:“对于此檄文,我们暂时拖一拖,可能不必有所动作,恐怕荥阳的魏公会先一步派人送信而来,教我们如此示下。”

听了李重九之言,魏征,温彦博不由疑惑。

不过此议也是没错,眼下李重九声言支持李密夺取天下,自是要与他保持进退一致,之前李重九私自替杨广发丧,听单雄信说已引得李密微微不快了。

果真不数日,李密的使者来幽州刺史府,告诉他们一个天下人都不可能相信的消息。

李密居然向皇泰主杨侗,北面称臣了。

闻之此消息,顿时幽州上下群臣皆有一种不知所措之感,昨日还是宿敌,正在交战之两人,今日就和好了。

魏征当时正在书房批改公文,听说此事,二话不说,立即派人御车赶到刺史府上。

魏征见李重九正在批改公文,言道:“原来上谷公早就预料了魏公会向东都称臣,只是我不解,难道魏公真的舍得?还是说客,乃是苏秦张仪复生?”

李重九搁笔笑着言道:“玄成,你在魏公麾下多年,难道还不了解魏公的性格吗?称臣不过权宜之计,宇文化及在东,王世充在西,瓦岗军不可能两个拳头打人,故而先向皇泰主称臣,再全力对付宇文化及,以我预料不差,过几日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必有一番血战。”

魏征闻言明白过来,长叹言道:“可是瓦岗军围攻东都半年,士卒伤亡惨重,今朝说放弃就放弃,那些亡命于城下的士卒不久白白死了吗?其余士卒怎么会不怨怼。”

李重九言道:“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魏公当初执意要攻东都之时,就应该早就预料到此了,眼下一切就只有看他自身造化了。”

李重九心道,对于李密,自己也算仁至义尽,若是瓦岗军仍不能避免走上历史上的老路,他就要借助单雄信,王君廓的力量,扭转于此,绝不能瓦岗军的名臣良将如历史上那般投靠李唐。

注一:杨侗追封隋炀帝庙号为世祖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一章 正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