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理希望我将地租定在什么位置上。”

邵至刚迟疑了。组建新的公司最终掌握饮食广场的经营权,锦湖也只要求掌握60%的股权,也就是向造纸厂支付租金无论是多是少,对锦湖都没有什么影响。

张恪见邵至刚不说话,笑了起来:“每年三百万租金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造纸厂会拿出一部分地租,对老厂进行改造,邵经理拿出来的四十万,锦湖也不会塞进自己的腰包,可以作为前期的运营费用。邵经理,你觉得我的建议如何?”

邵至刚没有说话,张恪的条件不算苛刻,甚至可以说有些慷慨,正因为这样,邵至刚倒有些犹豫:“我们之前似乎不认识,你就这么肯定我能做好这个项目?”

“这样一来,你也算是帮我做事,”张恪笑了起来,“就这一点,我比我小叔强一些,我小叔告诉我,他曾希望你到宏远帮他。”

邵至刚与吴天宝面面相觑,这算哪门子理由,太孩子气了吧?他们不知道,张恪对邵至刚是真的了解。

邵至刚提出要考虑一下,吴天宝没有参与整个项目的魄力,自然要在邵至刚之后才能做决,但他知道他能拿到的地租绝不会便宜。

将邵至刚、吴天宝送走,张恪吩咐蒋薇将刚才与邵至刚的谈话做一份备忘录,交由城南区政府背书。无论是原料采购、产品委托销售,还是要能涉及到的经营权转让,锦湖、海裕、海泰公司股权结构错杂,是利益相关方,所有的交易都需要城南区政府背书,不然锦湖完全可以将造纸厂的应得利润都做到相关方去,让城南区政府一分钱都拿不到。

第二天,饮食广场策划书摘要以及效果图就在海州日报上刊登,宋培明的心切可见一斑。策划书摘要提出以停产老厂为基础,改建复古建筑风格的饮食休闲广场,并在老厂与四凤桥之间、晨鸣宾馆与四凤桥之间的空阔地建造小型的市民休闲绿地,改善四凤桥局部自然环境,使得四凤桥与饮食文场成为城南特征。

文章由城南区政府办与新光造纸厂办联合署名,邵至刚看到这篇文章在餐饮同行间引起的反应之后,决定接受张恪的建议。

宋培明看到蒋薇送来的备忘录,同样吃了一惊,备忘录上提及的地租高达三百万,是他没有想到的,要知道新光造纸厂之前每年的利税还不足百万,还对疏港河造成那么严重的污染。

就凭这一条,就足以证明关停老厂、择地建新厂是项正确的决策。宋培明当即就召开区政府办公会议,在备忘录上背书,催促锦湖早日促成此事,这可要算他宋培明的政绩;张恪则希望宋培明尽快促使区常委会议通过四凤桥环境改造的议题,四凤桥周围的环境改造、建设小型的休闲绿地,是饮食广场做成精品项目的必要外部条件。

第102章 蜜月期间的合作

12月16日,价值一千八百余万元的原料纸浆越洋抵达海州港,经过海关验查,只需要简单交换单证,就可以直接运抵新光造纸厂位于南郊工业园区的新厂仓库。

在此之前,新厂在国内购卖小批量原料纸浆成功的进行了试运行。

对进出口贸易不甚熟悉的周复到交验单证时才知道海裕公司只是与海外贸易商进行信用证支付交易,海裕公司除了开据价值一千八百多万的信用证之外,并没有提供张恪所说的采购资金。那只是张恪信口胡扯,而生产所需的另外三百多万资金却是全厂二百多名职工缴纳的保证金。

周复之前万万都没有想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在二十多个成年人面前信口开河,将这些自以为社会精英的人耍得团团转。

周复将宋培明拉到一边,将他的发现告诉宋培明。张恪昨天与许思去了省城,接受西霞区检察院对丁向山案的聆讯,新丰集团国有资产流失案将随后移交给新泰市地方检察院负责。海裕公司只委托周游陪宋培明到海州港看一看。

宋培明皱着眉头问:“有什么问题吗,海裕公司负责原料纸浆的采购,采用信用证支付有什么不可以?”

“信用证最后也需要现金支付,只是信用证开出银行成为了中转方,我想海裕公司可能就没有准备这笔资金,他们是打算等纸浆进厂生产出成品之后的销售回款来支付原料纸浆的货款。”

“这样啊,有什么不可以?”

“海裕公司开出的信用证只有三个月地期限,三个月的时间,能保证这些纸浆全部变成纸张销售出去。而且销售款项都能及时收回来吗?”周复说道,“销售款项能在半年交清,就算不错的了。再说,信用证开出去已经有二十天了,只留有二个多月的时间,怎么够用?”

“你是不是过于担心了一些?”宋培明看了周复一眼,“信用证是海裕公司开出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大的风险也是海裕担着,你担心什么?”

周复欲言又止。这些年来他从来都是脚踏实地的经营着新光造纸厂,他是务实又有些保守的人。张恪用他负责生产再恰当不过,此时的他是无法赞同张恪这种看上去就像是踩着钢丝绳的经营手段行为。必须环相扣,一扣出差错,都会导致崩盘。以周复之前地经验,销售回款的环节最难控制,那些经销商能在半年时间里老老实实地结清货款,都算得上良民。等销售回款来支付原料纸浆的采购款,周复看来是无法完成地任务。

特别是张恪令全厂职工缴纳保证金。多少有些欺骗的意味。凑足一


状态提示:第 25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