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探险少女 > 第六章 警车开道
正在背诵着一大段英语文章。蓝妮的英语很好,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书呆子的高超英语。

皓收手,面向水面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其他几人也收手了,蓝妮的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她轻轻走到皓的背后,皓面对碧波挺身而立并没有回过头来,对蓝妮说:“你也起来了?”蓝妮了解他的功夫,知道再轻的的脚步也瞒不住他,说:“这太美了!”

皓说:“是啊,谁能想到在这干燥的漠北沙漠里会有如此浩渺的湖泊。”

蓝妮说:“以前怎么没听说呀?”

皓还没回答就被路陵川接了过去:“这个湖叫居延海,在旗北70公里,从祁连山上流下来的好多条河就流向这里。

蓝妮说:”这是在祁连山脚下吗?”

江流水回过身来对着蓝妮刚走过来的方向,下巴一扬说:“你看前边都是山,祁连主脉在500公里以外。”

蓝妮还想问,皓说:“都来了啊。”

话音刚落,梦璃,兰,希艾娜的声音一起飘过来:“皓哥、司马、流水、陵川、萧哥,蓝姐吃饭啦!”随着清脆流畅的声音六七个身形都到了。

车前的平地上铺着一张大块的塑料布,是香微妮的作品。她很兴奋,在厦门周末,节假日,爸妈总带她到环岛路音乐广场一带吃野餐,就在草坪上铺块塑料布。她最喜欢躺在排浆雕塑下面,闭着眼睛听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路边的石头上雕刻着“鼓浪屿之波”的五线谱。听到静处,石头上的一个个音符好像都跳了出来,和着海浪的拍击,轰鸣,有如小英奶奶指挥的爱乐乐团现场演奏的交响乐一般传入心里,那种天籁之音的感觉真是太妙了。

现在她感觉又回到了厦门海边。

所有饭菜都出自雅丽一人之手,做的不仅好而且品种还挺全。大家围坐在塑料布上,对雅丽的手艺赞不绝口。雅丽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全是因为蓝妮准备得太充分了,比在家里做饭都方便。”

蓝妮说:“谁做的是谁的功劳。”

大家七嘴八舌,欢快的吃着,说着,心里只是一个劲的兴奋。

皓看了蓝妮一眼,蓝妮也正沉思地看着他。蓝妮低声的对皓说:“她们哪里知道危险。”

皓说:“是呀。”

席间大家都问起了有关湖水的事情,皓就把他所知到的居延海的情况告诉了大家。

原来,他们现在停车的这个地方叫额济纳旗,在内蒙古西北部。“旗”是满族的编制词语。满清开国的时候按照部落的结构,把部队分为八个部分,即所谓的八旗,他们是: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正白旗。还有,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因为满人是一个半游牧种群,所以旗的组织是军政合一,屯垦割据。旗的势力都很大,旗主号称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强如中原的诸侯割据。所以好多属于各旗屯垦的地方,都叫什么什么旗。清康熙三十年,即公元1691年康熙击溃准格尔部统帅葛尔丹,解放了漠北。并在多伦诺尔召开了盟会,实现了对整个蒙古的统一,所以蒙古各部也按照清制建立旗制。现今中国内蒙古的旗相当于汉族地区的县,额济纳旗归阿拉善盟管辖,同样内蒙古的盟相当于汉族地区的地市,归自治区管辖。阿拉善即是贺兰山的蒙语音译,额济纳旗地处祁连山,阴山,贺兰山包围的三角地域,军事位置十分抢眼,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延海历史悠久,当初旺水季节整个水面绵延数百平方公里,所以这一带水草肥美,土地肥沃,气候也别于其他沙漠地区,是西北罕见的著名绿洲和重要的农耕区。汉时人们知有居延,不知楼兰。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都在这里饮过马。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说的就是这里。大家听皓讲的有滋有味,居然还能说出唐代诗人的诗句,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皓讲完了,正准备安排大家上车时,山口拐角处传来了几声汽车鸣笛声。接着,一顺水三辆沙漠风暴扬着尘土开过来了,最前边的那辆还闪着警示灯。紧接着三辆车停了下来,车门打开几名荷枪实弹的武警走了下来。

叨叨说:“哥,冲咱们来的!”

浩说:“放松。”

后边的车门打开,又走下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胖子,脑门铮亮,上身条纹的西服,下身酱色的裤子,一双旧皮鞋上挂满了尘土。此人看上去有50岁上下,保养得不太好,脸色有些黑红,身体很强壮,一看就是一个练过的人。

来人动作敏捷,快步走上来,大嗓门半喊着:“欢迎欢迎,蓝董的客仍”一口典型的西北秦腔,把“人”说成“仍”。

胖子一把握住皓的手:“大漠飞鹰,久仰,久仰。”又冲着蓝妮:“蓝董的枪(千)京(金),漂亮,漂亮。”然后几乎对每个人都说了一些热情的话。

大家明白了,原来他们是旗里一个私人博物馆的,今天早晨天刚亮,馆长和副旗长就安排他们马上来接厦门的客人。胖子身为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责无旁贷马上就赶来了,副旗长还特意安排的警车开道。于是,大客车就在一片喧嚣声中,威风凛凛地驶进了额济纳城。

这变故也太快了。蓝妮感到蹊跷,叨叨很郁闷,皓却跟没事一样,几个小丫头可乐坏了。


状态提示:第六章 警车开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