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五岳独尊 > 107 十字教
简单的具象描述是:“假如你在战场上,突然间预感得会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可能发生,那么接下来它就一定会发生。”

这块片界的大秦帝国,曾在国力极盛时期两度发动西征,其一是攻打西海的胡种诸部,其二是征讨佛祖的老家天竺,在闲谈历史的后人看来,这是不折不扣的两场悲剧战役。

秦军讨伐西海之战,由于当地部落畏惧大秦帝国的强大军力避而不战,双方在正面战场一刀一枪也不曾动用过。

为求自保,西海诸部不惜在沙漠戈壁中为数不多的绿洲地带投放人畜尸体,采取了填埋水井,向水泉内投毒等截断水源的绝户计,其结果是毫不费力地拖垮了气势汹汹而来的三十万虎狼之师。当然,这些部族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未来许多年里,这些水源和绿洲都变成了生人勿近的高危地带。若非秦军哨探报来战事不利,大秦西域都护府火速派出援军赶往接应,恐怕那支倒霉的远征军断绝饮水后,全军覆灭才是顺理成章的结局。

倘若说秦军败于西海还算是非战之罪,秦军入侵天竺之战简直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剧。

天竺战象固然很厉害,但也架不住他们的军队素质太差,在骁勇善战的秦军面前,那些天竺士兵就像一群刚入伍的民兵。在战争初始阶段,连串的胜利来得太容易,前方捷报频传。然而,随着战事深入到天竺内陆,水土不服的秦军开始成批感染热带病,因为疟疾、霍乱和痢疾、伤寒等疫病而倒下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比起死于敌人武器下的死者要多了十倍还不止。

这支秦军几乎是在几天之内就丧失了大半战斗力,只能勉强维持自保,为了挽回前线败局,咸阳朝廷可谓绞尽脑汁。

动员关中地区的秦军增援无疑是个愚蠢到家的主意,关中秦军的战力再强,到了天竺水土不服也是白搭。为此,大秦皇帝下诏调动驻扎在岭南的秦军一部和江南的楼船士火速出动,水陆并进增援天竺。

本片界的东南角统称为南荒,那是一块瘴疠横行,到处是妖兽和不开化土人的蛮荒之地,属于常年湿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台风数量也特别多。

前面所提到的两路大军相继出发之时,天气风和日丽,等他们行至半途,一个影响范围异常巨大的热带气旋,陡然从半路上杀了出来。摧枯拉朽般的暴风雨横扫了楼船士们的舰队,这个意外变故连随行军中的修行者们都没能提前察觉。在排山倒海而来的暴风雨中,超过十层楼高度的滔天巨浪,犹如顽皮小孩摆弄玩具般轻松掀翻了秦军的楼船,顺带着也撕裂了体积更小的艨艟和斗舰,溺死水手和士兵不计其数。

同一时间,在陆地上行军的岭南秦军走到了南荒与岭南交界的边缘,他们则遭遇了这次台风带来的空前猛烈的暴雨天气。

伴随着大量降雨,溪流河湖猛涨,导致洪水泛滥,秦军被水流分割成无数小块。随后,受困于洪水的秦军连续十几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饭菜,士卒们只能啃着干粮,还要强忍着喝下那些水面漂浮着动物死尸的洪水。

事已至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根本不需要一位高超的预言家做出判断,稍微具备一点医学常识的人也晓得了。

尚未到达天竺与帝国南部接壤的野人山地区,这支从岭南开拔,齐装满员的秦军变成了需要别人施以援手的半残废。这下好了,预定的两支援军全都败给了气候因素,在天竺指望着靠外援挽回颓势的秦军只好打上行李卷。当地居民冷冷地目光注视下,如丧家之犬般回撤到了先前的出发地。尽管这次在天竺抢到了不少财物,包括了一颗鸡蛋般大小的著名钻石和一些真伪难辨的佛骨舍利等奇珍异宝,外带着成筐的象牙等略显普通的战利品,至少在面子上看起来还算过得去。

可是远征军大量伤亡,抚恤金和另外两支部队遭遇天灾的严重损失统统算下来,实际收获少得可怜。若问什么叫做得不偿失,这个例子就是最佳注脚。

由前面两个范例可以知道,人类谋划仅限于正常情况下的逻辑推理,一旦情况不再正常,姑且不论出现哪一种计划制订者事先不能预见的状况,计划全盘崩溃都是必然结果。


状态提示:107 十字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