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警中剑 > 第一章 上任遇冷
,广大民警们见过太多“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和“人前一样,背后一样”的小人,狐假虎威,人模狗样地当官。

而且,还有许多梗直廉洁的民警,正在接受着审查。有的还即将接受审查,其中很多人极可能将锒铛入狱。

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的氛围,如同一片厚重的阴云,飘浮在在全体中层干部的身心上空。

会场上,异常沉闷,全部观望。

因此,他只能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认认真真地走完过场,扎扎实实地搞了形式。

局里的事情,还需要时间,需要慢慢肃清流毒,最好让流毒自流出来,然后,才能挖掘出来活力。

激浊扬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是颠仆不灭的规律,更是现实。

应来送往的形式很快就结束了,省厅政治部主任率领的一行在特殊情形下,也悄然返回省城。

市里的相关领导也悄然无声,适应着新常态,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接下来,姜山就面对着各方势力伸过来的橄榄枝。

尽管中央有着八项规定,有着严格的铁规禁令,但是国人最为擅长的,就是变通。

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

概莫能外,鲜有例外。

因为临时没有住房,姜山接受了市委安排,暂住在市里的定点宾馆里。

一日三餐,也就与交流过来的干部搭伙,在宾馆的自助餐厅里,共同一吃自助的工作餐。

能够进入这个层面,暂住宾馆,吃自助工作餐的,自然是市级领导为主的。

宾馆专门设了摆有一张大圆桌的领导自助工作餐厅,每日交给宾馆生活补贴,等于发放了两位特级厨师的高额工资,补贴着生活。

期间,姜山先是被市委书记马敢骑约着,一起吃过一次工作餐。

席间,马书记大体地介绍过一些市情,做出了让姜山提出一个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意见,提交常委会研究。

然后是市长,也是在工作餐上表了态,要帮助解决装备经费问题,要求拿出个综合意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倒是人大主任来得痛快。他约着姜山到自己亲戚开的家庭餐馆吃饭,自己带着酒,分管政法的市委副书记及政法委书记一起作的陪。

偷着喝如此安全无虞的酒,倒是十分尽兴。可能应了那句老话,偷着办的事,比正常办多了几份情趣。

席间,人大主任显然是绝对的一把手,市委副书记与政法委书记非常敬重他,气氛好,话就多。

他痛快地多次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配合几位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约请姜山最重要的目的。

既是他管辖的权力,也是他投桃报李的本钱,“人大常务会已经列上日程,近日就召开,重点通过公安局长的任命。一旦通过,接着就发任命书。”

接连出了几次场,姜山感到与市领导们扎了堆,有些不厌其烦,公安局的同志们不好找,也不便找他汇报工作,沟通交流就极少。

于是,他就让警令部找了一处局里清理整顿办公室闲置出来的房子,安排后勤保障处收拾一下,作为宿舍,暂时居住。

吃饭安排在单位的食堂里,原来用来接待的一个房间,作为局党委值班时的餐室,每人自备一套餐具。

安顿得差不多了,吃住都在局里,时间上就充裕多了。

局里各种文件与各警种单位的情况汇报,全部看过多遍,还与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分管局长进行多次交流。

其中,他还穿插着到有关单位调研过多次。

一切活动,都由警令部陪同,警令部主任于大林带着研究室的一名年轻民警王辉,三人一起,轻车简从。

陪同姜山调研数天后,于大林征求姜山对王辉的意见。

按照惯例,警令部都安排一名年轻民警负责局长的事务与简单的文字材料,作为兼职秘书。

姜山不想为难警令部,没有发现王辉的明显缺点,就表示同意,按照他们的意见办。

他借机给于大林吃了一份定心丸。

对警令部近期的工作进行了肯定与表扬,并放权给他。

“非原则性的事务,严格按照规定,警令部决定办理就可。不需要事事都请示。”

他深知警令部的不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们循规蹈矩惯了,服务经历过多任领导,最大的期望是未来得到重用,不会在一些小事犯低级错误。

再说了,跟领导时间长了,无论是见识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都没的说,素质普遍高于其他警种的民警。

警令部事务性的事情头绪多,针头线脑,十分繁琐。

于大林还是党委委员,局长的许多事情,需要他出面代表,直接处理。

确定下王辉跟着姜山做秘书,他就征得姜山同意,自己也就脱开身,去履行职责。

姜山在王辉陪同下,活动也就相对自由轻松起来。

其中,于大林身为党委委员,对全局的情况掌控熟悉。

姜山作为班长,需要尊重他的意见建议,也是为了让于大林有更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拉近彼此间的关系。

自然,于大林尽心竭力地表现,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无懈可击,也值得信任。

这也是姜山想要的效果。

王辉年轻,缺少经验,凡事以局长为主,他为辅。他只管汇报情况,没有自己的态度,由局长做出决定。

这样,相两比较,反衬出了于大林的


状态提示:第一章 上任遇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