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经伦论 > 第二章、厚德载物
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的思想受邵雍思想的影响很大。

朱熹撰《周易本义》宣扬“理气论”。朱熹认为“理”是凌驾于自然规律与道德标准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超自然存在的形而上。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皆有法理,有规律性,先天存在,而这一切法理皆来源于天地间的阴阳之道。而“气”是随理而行的第二性,气随理行,气理不可分离,但“气”可动,可生风雷,分阴阳,而五行(金、木、水、火、土)蕴藏其中,从而“理”入“气”中生成世界万物。

现在看朱熹所谓的“理”就是类似于哲学中的“意识形态”,但又不是“意识形态”,甚至是高于“意识形态”之上的虚假存在,也可以说是虚无的“理念”。因为在朱熹看来“理”就存在于气阴阳蕴藏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中,也就是说朱熹所谓的“理”是一种无形存在的道理,产生于物质产生之前,也就是说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天地万物就各自遵循各自的道理存在于世界上了,而这一切的万物之理归纳为一,这就是“太极”。

这个万物的极点“太极”,并不是哲学中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物质基础”,而是超自然的无形道理、天理,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大家天天讲,事事论的所谓道理、自然法则,也可以说是人们口口声声说的道德标准。所以朱熹所谓的“理”不同于“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形而上者。而朱熹把“气”看成物质,认为“气”是形态,是阴阳,内涵五行(金、木、水、火、土)物质。这样一来,朱熹的“理气论”就有西方哲学中唯心论的某些思想雏形,但又没有唯心论的核心价值观,只能说是类同于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因为凡是将意识形态放在第一性的思想理论就必然是唯心论思想,虽然朱熹理学缺失唯心论的核心价值观,但其“理”在第一性,气在第二性的思架构还是有接近唯心论的地方。

在朱熹的“理气论”看来,“理”是指道理、义理、事理、天理、条理等,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理不是物质基础,有类同于哲学的意识形态,但又不是意识形态,可是却与意识形态一样是虚无的概念,这就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精神的东西凌驾于物质基础之上,成为虚无的凌驾于实际之上,以第一性为理论基础的思想主张。这就为朱熹的“理气论”找到了现代文化的归置之地。

找到朱熹理论基础归宿之地,也就为解开朱熹理论的缺陷部位剖开了一条刀口,为了解朱熹理论内部的病变物理起到了开窗见垢的意义。

从朱熹的“理气论”的实际价值取向来看,朱熹的“理气论”不是哲学的唯心论,因此,它不归属于哲学,甚至于哲学的边都还沾,原因是哲学是抛开自然科学而独立研究人的学问,而朱熹的理学是依据易经所构建的自然科学衍生出来的一种学问,也就是说,朱熹的理学离开易经所构建的自然科学就不成其为学问,就是必死的学问。

因此,也就是说,首先易经构造的框架理论必须是正确的,只要易经构造的框架理论是正确的,朱熹的理学才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如果实践验证朱熹的理学是错误的,那么,朱熹的思想根基来源于邵雍理论,而邵雍理论依据的是后天八卦,顺序推论,说明邵雍所推崇的后天八卦理论也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后天八卦讲的流行学说,周期循环说是存在严重错误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宇宙空间不存在后天八卦,进而也就不存在张衡的浑天学说,由此推论文王八卦存在严重的文化瑕疵,存在严重的文化缺陷。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王八卦与浑天学说脱离了二进制数原理,朝物质“流行者气”的演变规律发展。背离了二进制数学,在任何有限位上都是封闭的,但在无限位上却是开放的这一原则,造成数据在任何有限位上都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中运行数据演变规律,而将无限上开放的状态搁置一边,最终形成全封闭的时间与空间,臆造出流行的“理气”形态。

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会逐一破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在十一世纪之后严重偏离文化方向,导致中国封建王朝越走越封闭,最终走上死路。造成辉煌二千年的儒学文化发展到二十世纪之后,成为现代人鸡肋文化的原因。

三、人类文化进化与生物进化是无法阻挡的洪流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是递进式向前发展的,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进化存在生物学阻尼性,就是e.o.威尔逊在他《论人的天性》说道,“莱昂内尔·特里林在他的《超越文化》中写道,在大脑的某处,‘有一个坚定的、不会磨损的、顽固的核心。它体现生物性的迫切要求、生物必然性和生物理性,它不是文化所能企及的,而且始终又是正确的,迟早会被用来判断、抵制和修正文化。’”e.o.威尔逊又说:“达尔文的观点已被公认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的生物进化理论,由于生物进化比拉马克式的文化进化缓慢,生物的进化总是被文化的进化抛在后面,然而两者的差异不可能太大,因为文化进化所造成的社会环境,最终会留下生物性自然选择的痕迹,那些行为有自杀趋向或对他们的家庭有破坏性的人,比起那些行为上没有这些遗传倾向的人,较难留下自


状态提示:第二章、厚德载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