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经伦论 > 第十二章、绝对精神
富裕。所以这些神就都来自古中国的模范人物,如文财神有李诡祖,范蠡,比干。武财神关云长。这又中国人的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信奉不同,如南方沿海地区的人多信奉武财神关云长,而北方人多信奉文财神李诡祖,范蠡,比干。

又如孙悟空,孙悟空的神形来自人们的心理预期,孙悟空的神像来自中国人非常具体的心理目标,来自中国人心中对自由的渴望,于是中国人把孙悟空想象成得“道”的神灵,以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情怀。

又如封神演义上神,这些神都不是西方人定义的“神”的范畴,这些神都很具体,每一个神都有对应的人的目标,严格意义上,中国人心中的“神”不是唯心主义者认为的精神世界,而应该归唯物主义者的思想范围。只能是黑格尔说的是“原始的理性”,只是“思想”而已。

从中国传统理学的根基出发,中国传统理学是完全的纯粹唯物论的学问。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理学违背了哲学的基本原则,在唯物与唯心的前置上存在根源性的问题,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西方哲学与东方理学从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两种概念,两种思想方法与思想路线。最终形成东西方完全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现实存在已经给出了答案,由于在思想根源的问题,中国传统理学无法摆脱自然论的缚束把理学思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最终失去政治生态的眷顾,被驱逐出形而上的生态环境,流落到下层民众中间,无法继续发挥作为一种学问应有的作用。

而西方哲学由于其根源性符合人类文明的理性回归,自然就顺理成章地向世界文明进发,成为世界文哲思想最大的赢家,向世界拓展。

反观中国传统理学,由于其在“回归理性“的路上出现了“理念”的缺失,最终导致中国人在国际规则上处处受到质疑。

这其中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受中国传统理学的影响,处处讲“道德”却不去寻找“理性”的答案,处处以道德绑架对方,而别人却从理性出发用规则制约你的道德标准,导致文化与价值的冲突,最终达成的结果并不是中国人满意的答案。

其实由于汉字的特殊性,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的东西在中文中一目了然,不像希腊文、英文那么抽象,比如道德、天理、战斗、智慧等等,这些名词一看就知道归唯物论的范围,为什么呢?因为凡是符合唯物论与唯心论构成要件的单词一眼就能看出什么归唯物论的范围,什么归唯心论的范围。

如道德,这个名词一看就知道归唯物论的范围,因为“道”字物质基础,道,就是道路,通道,天道的意思,是固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物质要件;而“德”字就是虚拟世界,从属于心理反应的东西,归于意识的范围;那么这两个字组合到一起,不用说了,自然归于唯物论的范围,因为你物质要件在前,心里活动在后,那就必然是唯物论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把道德情操,与道德观念,以及道德修养、道德底线等等名词术语组合起来,那么得到的结果又不一样了。

比如道德观念与道德情操,就不是一个范围。道德情操就归于唯心论的范围,而与道德观念、道德修养、道德底线就归于唯物论的范围,因为观念、修养、底线都是物质条件,不用说自然是唯物论的范围,与情操很明显是唯心论的范围。

比如情操、哲学、思想、精神、神灵、灵魂、爱情等等一看便知归于唯心论的范围,因为这些词的组成要件就符合唯心论的组成要求,比如情操,情是什么?情是心理活动,操是行为要件,这两个字组合起来,不用说就是唯心论的范围。

比如爱情,爱是什么?爱用心,爱是心理活动,情是什么?情就是物质要件,情也有心理反应,但是在汉字里,情更多的是在反应场景的意思,如此以来你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很明确的组成了唯心论的构成原理,就必然归唯心论的范围。

又如“爱”,爱必用心,就必然是唯心论的东西,凡是心理活动在前,物质条件在后的就是唯心论的东西。

又如哲学,哲是什么?哲是辩论的样子,从心底出发经口发出的声音,应该归于心理反应的后果,而“学”就是动态场景,归于物质条件,这就构成了唯心论的构成要件。但“哲”是辩论的样子,又构成唯物论的组成要件,所以哲学又是唯物论所阐述的范围。哲学的构成原理,西方人把哲学归于“爱与智慧”的范畴,“爱”不用说是唯心论的东西,“智慧”就是唯物论的东西,因为“智“是物质要求,“慧”从心,属于心理活动的东西,这两个字组合就形成完整的唯物论的构成原理,自然归唯物论的范围,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加在一起的学问,上升到形而上的概念就是黑格尔说是一句话:“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就是“思想和经验的一致”,这就是哲学的本意。

哲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思想与经验的统一,也就是中国理学的“天人合一”,关键问题是,西方人是把思想、理念、意识、意志、爱心等等唯心论的东西放在第一位去理解哲学的本意的,而中国人的传统理学则是把天理、道德、礼仪、智慧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绝对精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