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晚清豪侠传 > 第九十五章 皇帝
洞我会保住,但机器的事你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找李合肥要了。”光绪对谭嗣同说。

谭嗣同头都大了,这个李合肥权倾天下,风头比张之洞还劲一头,皇帝都不敢逼他,自己拿什么找他要货?

好在张之洞看来是无忧了,也算解决了一件大事。机器的事再想办法吧,谭嗣同只能宽慰自己。

自从那年见谭嗣同在擂台上计败日本第一武师后,光绪对这个只大自己几岁的谭嗣同就深深记在了心里。两人年纪相仿,心智相近,自然容易有共鸣。

光绪也是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所谓英雄重英雄。所以他一开始就对谭嗣同青眼有加,这才有了后来御赐盟主和兰州赠剑之事。

而谭嗣同也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这几年里他在西藏维护了国家主权,在四川清除了日本间谍,在湖北又帮张之洞把洋务运动搞得风生水起。光绪欣慰自己当初没有错过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

这次微服出宫,光绪有一半的心思就是要面见一下这个自己悉心栽培的手下,他还有很多的想法要和这个人交流,还有很多的事情要交给这个人办。

刚才处理张之洞一事谭嗣同的中肯建议再次证明了光绪的眼光没错。他现在对谭嗣同是爱护有加,苦于不能一下把他调到身边办事,但对谭嗣同的倚重之心已经更重了。

“国家如果只靠建几个工厂,买一些洋货,还是改变不了现在这种挨打落后的局面的。谭爱卿,我还有事要交给你办。”光绪对谭嗣同说。

“皇上只管吩咐。”

“上次我要皇叔去兰州,就是要你帮朕多招揽些人才,这事已经刻不容缓了。朕已经亲政,可满朝文武庸庸碌碌,或为太后心腹,或是尸位素餐,竟无可用之人。我即刻就需要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干才来帮朕治理国家。你从现在起就留心网罗一批干才囤积在你身边,我时刻便会提拔他们。”

“广东的康南海就是个有真才实学之人。皇上何不试用下他。”

“此人好高谈阔论而沉稳不足,喜沽名钓誉而德行有亏,比爱卿的仁质厚德,敢于任事还差了些,朕想再磨砺他几年,挫挫他的锐气再说。”

谭嗣同想不到光绪竟然有如此眼光和心术。他说的不错,从自己和康有为的交往看来,康有为确实有这些毛病。看来出身帝王之家,天生就是有政治手腕和懂相人之术的。

“朝鲜的袁世凯敢于任事,还驭兵有方,且不惧洋人,皇上可以留意下他。”谭嗣同推荐了袁世凯。

“嗯,这个人胆子很大,也头脑活泛,朕以后会重用他。可现在朝鲜风雨飘摇,朕还需要他在那里坐镇威慑洋人。”

说道这里,光绪忽然想起一事:“朕记起来了,袁世凯是淮军起家,他能在朝鲜屡立奇功正是得益于李鸿章的全力支持。这个人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朕听闻你与袁世凯素来交好,看来张之洞的机器有着落了。”光绪为自己的灵机一动得意起来。

是呀,袁世凯和李鸿章情同父子,自己又和袁世凯有如兄弟,而且袁世凯狡黠多谋,他一定会有办法帮自己的。谭嗣同拍拍脑袋,感谢皇帝提醒。

光绪为自己终于计胜谭嗣同一筹高兴。他笑着对谭嗣同说:“要不回机器也不紧要,朕还有一事你得赶紧为朕筹谋,朕准备推行新政

来全面改造国家。而需要颁布哪些新政,制定什么计划,如何全面改革,朕心里也一时没底。你要尽快帮朕拟出一个尽量完美的草约出来。这件事皇叔也要出谋划策,谭爱卿也可以征询张之洞的意见。但今年一定要给朕一个满意的交代。”

谭嗣同没想到光绪如此雄心勃勃,如果真的能复兴这个国家,那是万民之福,谭嗣同如何不支持!他满口便答应光绪自己一定办好这件事情。

君臣不住不觉已经聊到了天黑。恭亲王要留皇帝用膳,光绪想着还要去给太后请安,便谢绝了奕欣。带着珍妃匆忙回宫去了。

聊了半天,那珍妃只是陪在皇帝身边安静的坐着,并不插话,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妃。谭嗣同对她印象很好。

“裕隆皇后是太后的亲侄女,皇帝对她很不喜欢,只是慑于太后淫威才不敢反抗。所以皇帝平时只带着这位珍妃出行。”恭亲王见谭嗣同赞扬珍妃,便告诉了他这些宫廷闺闻。

谭嗣同要急着想法去找李鸿章要机器,也不留在王府吃饭了,他辞别恭亲王出来,一边往浏阳会馆赶,一路想着心事。

这光绪似乎很有大志,也懂得御人之术,而且对谭嗣同信任有加,按理说谭嗣同应该兴高采烈。可不知道为什么,谭嗣同隐隐还是有些不安。

一个皇帝要偷偷摸摸出宫,又急着赶回去给一个老太后请安。他能自立吗?只怕骨子里也是和他父亲一样,对那个老太后深深畏惧吧。否则一个皇帝,怎么连皇后也不能选自己心爱的女人呢?

可如果这个男人也拯救不了这个国家,那还能依靠谁来改天换地?

这时天空里突然下起雪来。人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国家会不会好起来?


状态提示:第九十五章 皇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