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奶——”
玉簪要说话,莹月先一步跟她诉苦:“我牙齿好酸,怎么办呀。”
玉簪心疼又好笑,只好把话头吞回去,转而道:“大奶奶觉得酸了,怎么不停下来,幸亏大爷来拦了一拦,不然得更难过。”
“吃的时候不觉得嘛。”莹月并且别扭他刚才看她的目光,还倒告他一状,“要不是他占了我的位置,我没事做,也不会只能吃这个。”
石楠一边倒水,一边笑:“好,好,都怪他。来,大奶奶快多喝两口水。”
莹月“嗯”了声,接过茶盅一边小小地抽着气,一边喝起来。
**
另一边,方寒霄回到静德院里,笑意才渐渐收住,然后将信件密密封口,乘晚叫了人来,命他明日天一早就走,将信送往南边去。
☆、第49章 第49章
且说蜀王剑走偏锋的操作效果不错, 看上去是搏到了一点圣心, 皇帝不但很快首肯了, 没几天, 还下诏礼部让研究一下具体怎么给蜀王选出个合适的儿媳妇了。
不过, 不足之处在于, 这操作很易效仿。
潞王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儿子多呀,足足六个,总能挑出个把适龄的来跟风蜀王。
他的封地河南离着京城更近, 礼部还没把方案研究出来,潞王依样画葫芦的奏章已经飞马送到京了,并且他表的忠心分量还更足——他到婚龄的儿子有两个, 自谦自己眼光一般, 这两个儿媳妇,都求皇帝给他掌掌眼。
远在蜀地的蜀王作何感想暂不可知,这一下子, 是给朝廷找了个小小的麻烦。
本来只要选一个未来的郡王妃,现在好了,要选三个——并且这里面还很可能要出个将来的太子妃乃至皇后, 朝廷不能不慎重一些。
礼部为此请求皇帝, 最好再派个协同的部门一起来操持这件事,本来从前朝廷按需配发宗室媳妇的时候也不是礼部独自甄选的, 实际上是由宗人府牵头, 礼部协理。
但当时的宗人府和现在也不一样, 当时宗人府的宗人令都由诸王担任,后来随着分藩,渐渐转为由勋戚大臣摄府事,再后来,宗人府所管辖的事务进一步缩水,基本都挂到了礼部名下,宗人府实际就剩个名头了。
如今的宗人府,连自家整理个玉牒都要从翰林院临时抽调人手,别提还能帮礼部的忙了。
给蜀王潞王选儿媳妇这事呢,皇帝打从内心是没有多么重视的,看在这里面有一个将来可能变成自己儿媳妇的份上,才交待给礼部,自觉面子情上是很过得去了,谁知礼部谨慎,见潞王也掺和进来,形势有点不分明,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个责任,要再拉一个下来——礼部尚书上书的理由也很充分,本来从前就不是礼部自己选的啊,经验不足么。
这一拉,皇帝有点烦了:多大点事?选个宗室媳妇,至于要两个中枢部门一起办,多少国家大事还忙不过来。
皇帝就要驳回去,不过被内阁拦了一下,几位阁老劝说之后,最终折中成再派个勋戚大臣去总领,这个人选没费多少工夫,定成了承恩公。
承恩公府是先元太后即皇帝母亲的娘家,老承恩公已逝,如今承爵的是先元太后的哥哥,皇帝的舅舅,由他出这个头,各方都没甚话好讲,礼部尤其满意——就算哪里不妥,皇帝亲舅舅也有份,要么大家一起怪,要么就一团和气,糊弄过去算了。
事情到这里,本该差不多了,可是赶巧,方伯爷被亲爹方老伯爷训了一顿,意识到肥差虽好,然而望梅不能真的止渴,总算醒悟了一点,打算通通门路,先凑合找样差事干着了。
他一眼就盯上了这件事。
正愁赋着闲,没合适的门路搭上诸王的线,提前领张从龙的号牌,这不就来了吗?
勋戚这里皇帝已经委任了承恩公,谁都不可能从承恩公手里夺食——先元太后去得早,皇帝在继母手里疑似还受过罪,越是这样,越是想念自己的生母,所以自登基以来,给承恩公府加过几回恩了,平常的赏赐更是从来没有断过,人人都知道承恩公承的是第一等的圣恩。
不过,方伯爷也不求能踩下承恩公,他能挤进去,混个协理的名头就够了,毕竟承恩公快过七十大寿的人了,要说没精力操办什么,再给配个助手凑合是说得过去的。
方伯爷没这个颜面去皇帝面前自荐,但是承恩公有跟皇帝主动要的颜面,只要他肯开这个口,皇帝不会在这点小事上驳舅舅,一定照准。
要承恩公开口不难——给钱就行了。
承恩公年年受赏,当然并不缺钱,可是他得为以后想想,皇帝这样,下一任登基的天子很可能跟他家再没有血缘上的牵系了,那不得乘能捞的时候多捞点。
方伯爷把银钱给到位了,承恩公收钱办事,非常痛快,当天就进了宫,一句话的功夫,把方伯爷塞进了选妃小组里面。
于是至此,本来一桩不大的事,滚雪球一般,滚到了现在这个规模,把京中各方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