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北唐 > 第八章:再战芦子关 5
一热便答应下来,成为一方藩镇的诱惑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抗拒的,李彬也是凡人,不可能不动心。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李彬早就过了那种天真冲动的年纪了。

这群大头兵一点也不怕自己,他们怕的是李文革。

无论李文革现在对自己有多么尊敬,此人在军中已经成了气候了,芦子关一战斩首两百余级,这是延州对阵定难军以来二十年未有之大捷,如此名将之材,不可能久居人下。目前此人对自己、对文官集团的态度还算亲近,却与彰武军节度府方面仇怨颇深,这一点是文官集团与其结盟的基础。

仅有这个基础,并不牢固。

李彬自己很清楚,这个年月,不要说自己和李文革这种原先的主仆关系,就算是翁婿之亲也屁用不抵,否则高允权便不会为了那点浮财抄了他老丈人的家,将高绍基母系的那些人杀得干干净净。

只有在利益和目的上实现一致,李文革和延州文官之间的联盟才能够长久维持下去。所幸的是,李文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武夫在对待黎庶的态度上颇令人欣慰。他不但能够坚决地支持文官们所有有关民生经济之道的举措,甚至自己愿意为了搭救几个流民不惜与节度衙内翻脸动武……

这样的武人,才是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武人……

彰武军节度使,只有李文革可以接替——这是李彬与秦固等延州地方官私下达成的共识。

只不过仅有文官们的支持还远不够,军方、士族、文官,延州三位一体的政治格局中,士族豪门对李文革的态度一贯不是很好,这些大贵族看不上一个半年前还是文官府中奴才的人是很正常的,只不过目前这些人畏于前营那明晃晃的刀枪不敢公然斥骂李文革罢了。

除此之外,在今天之前,军方的态度也极其暧昧,现役的军人们在年前的兵变中几乎被李文革的部队打残了,尽管没有死掉多少人,但是如今提起李文革和其麾下军队便人人色变,那些已经退役的军方元老态度就更加不屑,李彬本来以为军队会对李文革及其那支特立独行的军队怀有深切的敌意,然而今日的结果却令他大大意外了一把。

稍微想了想他就明白了过来,李文革年前一举给全军加发了半年的粮饷,令士兵们极为高兴,对他也极为感激;同时他搬空了高家的府库,让高允权父子几个月来发不出一粒粮一文钱,士兵们自然便对高家越加失望不满,此消彼长之下,几乎没花什么功夫,军队作为一个整体便悄然倒戈了,今天这个结果看似诡异,实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

或许那小子当初便料到了今日这个结果……

李彬暗想。

于是三大势力当中,军队和文官都已经站到了李文革一方,剩下的豪门势力一方便显得孤木难支了,若是没有外来因素介入的话,李彬认为,李文革取代高家为节度使的时机差不多应该成熟了。

但是外来因素却是存在的,汴梁朝廷方面和三水的折从阮对此事的态度在目前情况下显得颇为重要……

以前作为朝廷信任的观察判官,李彬自认在延州问题上有着左右朝堂视听的能力,但是朝廷方面对他的信任不是无条件的,那是由于他在延州藩镇争夺中的超然地位造成的。而现在,由于李文革与自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自己丧失了这个超然的地位,汴梁方面向延州派出六宅寻访使的原因固然是因为去年一年竟然发生了两次兵变,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无法再通过自己的表章判定延州的真实局势,否则张驸马实在没有必要走上这么一遭。

还有折从阮,那个老狐狸……

到目前为止,谁也看不明白这个老家伙究竟是否在觊觎染指延州和彰武军,从折德源的表现来看,老家伙眼下似乎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不过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老折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

因此要想让李文革顺利上位,面前的障碍似乎还不小。

“廖指挥——”

李彬的沉默让廖建忠颇为不安,他坐在凳子上扭来扭去已经半天了,却始终不见这位观察大人表态,心中七上八下正自忐忑,却听到李彬轻声开了口。

廖建忠一下子坐直了,支起了耳朵听着李彬下面的话。

“请廖指挥给诸位总制、指挥和军头们带个话,老夫十分感谢你们对老夫的推戴……”

李彬温和的语气令廖建忠心中顿时一宽,却不防李彬语气一转,断然道:“不过,老夫年老德薄,彰武军节度使之位,万难膺任……”

“……请代老夫向军中诸公至歉……”

“……老夫以为,节度使乃一军之主,还是要军伍出身的将军来出任为好……”

“……廖指挥请务必将老夫的话转告诸位……”

“……军中若有合适人选,老夫与州县官吏,自然与诸公一道推戴……”

廖建忠虽然没读过书,却也不是傻子,李彬说到此地步他哪里还有听不出来的,当即站起身躬身抱拳道:“卑职明白了,只是粮饷一事,还要请观察大人一力斡旋……”

李彬缓缓点头:“此事却是要和前营的李巡检商议,老夫可以帮诸位说上几句话,不过如何行事,却全在诸位自家了……”

廖建忠当即道:“那是自然,请观察放心,卑职这便去告诉大家观察的意思……”

李彬点了点头:“待李巡检自芦子关回来,老夫自然会代各位做妥善安排


状态提示:第八章:再战芦子关 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