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先锋的带刀侍卫纵马狂奔,不消片刻便来到人群边缘。于他身后的一队人马亦紧随其后,纵马踏尘而来。

这队身着官服的人马从人群让开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直到一座香火鼎盛的临海庙宇前才停下来。

方才打先锋的侍卫从马背上跳下来,又快步跑到一匹白毛黑鬃的骏马前单膝跪下,一抱拳便恭敬道:“请市舶使大人下马,入庙主持祭典。”

白马上的华服男子手里揪着马缰,淡淡用鼻子应了声。他头戴乌纱,乌黑秀眉几欲入鬓,细眼上挑,面若敷粉,绛唇无须。明明是女郎的长相,却有着男子的象征;明明是青年的长相,乌纱之下竟是一头银丝。

他从马上翻身而下,动作利落毫不拖沓。

一名随从自后面迎上来,特意压低声说:“崔大人,那些从码头赶来的庶民都想……入庙祭拜广利王……”

崔千裴收住脚步,斜睨着挤在庙前的渔民。只付之一哂,又阴阳怪气地道:“在庙外拜祭便是,要是误了整个大唐的海运,也不是这区区几千渔民的性命可以担当得起的。”说完,便小步走进神庙。

随从得令,转身对守在门前的带刀侍卫命令道:“都给我看紧点,一个都别放进来!要是误了大事,崔大人怪罪下来,我可担当不起。”交代完就立即尾随崔千裴走进神庙内。

大唐由南海越身毒洋往大食驶去的官船商舶,必定只能从扶胥港往屯门港,才能出屯门入南海,再出国境。遂扶胥港所在的广府作为大唐海运要地,住民多为渔人。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海上风云变幻莫测,渔民出海,九死一生只为在海神的庇荫下讨点活计。

为求出入平安,海产丰盛,广府渔民必定会于每年立夏之前统一备供,日夜兼程地赶往扶胥港边的南海神庙拜祭。

南海神庙供奉南海海神祝融,祝融原为火神,然南方属火,而火之本在水,祝融遂成水火之神,封号广利王。神庙选址于扶胥之口,黄木之湾,面临扶胥江,背临狮子洋,系扶胥港起航港口,顺流而下直出珠江。遂每有远扬商舶出港,必先前往神庙拜祭,祈求海神庇佑航行一帆风顺。

神庙香火鼎盛,前来祈福求平安的香客众多,但年中大小祭祀之中,广府百姓尤以祭海神为重中之重。

今日晴空万里,海上波澜不兴,略带咸味的海风自神庙背面吹来,吹散了祭坛上空的白烟。

位于神庙内院正中的白石方形祭坛上置一青铜香炉,炉内三支婴臂粗的顺利香被海风吹下顶端香灰,露出橙红色的火光来。

崔千裴等人站于祭坛之下沉默等候。

一名带刀随从见时辰差不多,便小声提醒道:“崔大人,是否开始祭典?”

崔千裴闻言,慢悠悠地睁开眼,往前踱了几步,对一边光着膀子的彪形大汉说:“起太牢。”

两名彪形大汉听令,一前一后的将装着一头黄牛的太牢以扁担挑在肩上。

崔千裴眼珠一转,望向另一边:“笾豆各十,起;青铜大簋,牛头俎羊头俎各十,起;佳酿三斗,起。”

负担相应礼器的力士听令,均扛着供品从地上站起。

崔千裴见万事皆备,便取来一小缸佳酿登上祭台,又于青铜香炉前跪下,将酒缸举过头:“南海神广利王在上,大唐子民在下,值祭典之际,奉以牺牲,飨以米酿,愿保大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言罢便将手中酒缸倾倒,尽数浇在祭台上。礼毕又扬手道:“击鼓献供!”

一声令下,放置在神庙的石牌下的两面大鼓便教两名彪形大汉以鼓槌敲响,原本在神庙内院候命的力士听到鼓响,齐齐大吼一声,扛着肩上供品,有序离开南海神庙。

崔千裴于祭坛上目送力士们离去,又从祭坛上一跃而下,对身后的一众随从说:“跟上。”

一队人张灯结彩,浩浩荡荡地往扶胥港口走去。

此时的扶胥港除却三三两两的小渔船之外,早已空无一人,而祭拜队一路敲锣打鼓,喧天的锣鼓声从老远就传到寂静无人的港口。

“停。”崔千裴等人来到港口边,勒紧缰绳使马停下:“摆供,起鼓。”

一人快步行至扶胥江边,叫道:“奉太牢!”

扛着太牢的两名力士立刻上前,行至江边,将仍在不断挣扎的黄牛抛入江中。

“笾豆,大簋上前,二十俎器分置江边,起!”

“飨以米酿。”

两名壮汉上前,将青铜大簋抬至江边,再将里头熟糯米倒入江中,而另一边,三个怀抱大酒缸的壮汉亦紧跟其后,待扛大簋者退下,便立即上前,将酒缸里的佳酿尽数倒入江中。

崔千裴等人骑于马上,屏气凝神的盯着手下的人向南海神进供。

“大人!”忽然有人叫了一声。

崔千裴不悦地蹙眉,睨着无礼之人:“进供之时,何事喧哗?”

“大人您看!”带刀侍卫指着海面上大喊,“今日,为何有船?”

崔千裴闻言便转头望海面看去,发现海平面的尽头确实有一艘扬着帆往扶胥港来的船舶。

身后随从急道:“海神祭典,不可有船惊扰,如今该如何是好?”

崔千裴微微颔首,不悦道:“何必如此大惊小怪?海上行船,哪有定数可言?如今它不来也来了,难道你能不接?况且它还在远处,等我完成祭祀再接船也不迟。”说完便对在场的人道:“继续祭典。”

下面的人虽然忧


状态提示:第12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