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拼下来的国土的太子,实在让老皇帝心寒若斯!

如今几个成年的儿子一个个都舍不得离开京城,最近私底下动作频频,就巴望着自己这个老东西赶紧死了才称心如意!

哪像老七,如今直接留在了边城与众将士共同保家卫国抵御敌军,一面还主动请罪,言辞间恭顺谦卑,又透着股子难掩的对国家大局的担忧思虑,没有半点惦记皇位的意思。

又想想昨日就快马加鞭送到刘能手上的私信,那满满的几张纸全是询问关心他的语句,这个老七,竟是不似其他儿子,反而当面不提,背后却细细的一项项关心着他这个老父亲的饮食起居......

想到此,老皇帝心中微暖,仰头望着御书房高高的房顶深深的叹了口气,老皇帝眼眸坚定,转身走回案桌前,一抬手,捻起一只笔,刘能手脚利落的铺好宣纸,一边磨好墨汁,老皇帝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换玉轴锦织!”

刘能闻言,呼吸一滞,主子这是要写什么秘密圣旨吗?一般的圣旨,都是皇上吩咐下去,由内阁大学士代拟,之后上交皇帝阅览,最后盖章颁布。只有十分机密的诏书,才会由皇上单独完成。一般这种情况,又多出现在......

刘能不敢继续想下去,乖觉的又将宣纸收好,铺上了玉轴锦织,退后一步,默默的垂眸侍奉在一旁。

老皇帝垂眸酝酿了一番,最后提笔写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立国以来,夙夜殚精,以图国昌,奈何近日身体每况日下,今立诏传位于......文武皆修,睿智仁厚,实乃治国之才,望众卿全心辅佐,兴我南国,指日可待.....”

忍不住眼角瞟了一眼,正好看见了传位于......

刘能心头一跳,面上不敢有丝毫异样,垂眸盯着脚尖,不再敢有分毫窥视之心,只安静的垂首站着,把自己当做一根木头桩子。

老皇帝写完诏书,好似整个人都失了精气神,一屁股坐在了案桌后的座椅上,眼神茫然的盯着桌上的诏书,最后又叹了口气,挥挥手示意刘能秘密拿去收好。

这是要他在主子大行之后拿出诏书吗?刘能眼眶一酸,也跟着伤感起来,不过刘能不敢在主子面前落泪,免得让主子伤感,连忙垂首悄悄抹了老脸上的泪水,一躬身将圣旨恭敬的放置到了一个玉盒之中,锁在了老皇帝只交给了刘能钥匙的隐秘之地。

☆、第32章 君臣相宜(十五)【捉虫】

又是一年初夏,院子里的槐树花已经密密麻麻的压弯了枝头,槐树碗口粗大,这是纳兰明川十二岁那年偷偷出宫来君不言府上亲手种下的。

坐在书房案桌后,处理公务疲倦了,习惯性的一抬头,恰好一阵微风拂过,花串随风摇曳摆动,君不言不由一笑,想起了当初那个瘦瘦小小的少年满身泥土的携着一棵槐树苗突然跑到他面前,紧张得在身后衣袍上直抹手心强装镇定的说槐树苗是谢礼,谁送谢礼会送这么棵随处可见的槐树苗?

为了种在君不言能最常看见的位置,少年还很是糟蹋了他院子里好些个珍贵花木呢。

于是这么棵乡土气息浓郁的槐树就这么淡定自若的扎根在了满院子珍贵花木中间......

想着从去年分别开始就几天一封不曾间断的书信,君不言无奈的揉了揉眉头,真没发现,看起来挺靠谱的家伙居然还如此不正经,每封信一大堆的甜言蜜语,还不带重复的,反而正经事被可怜兮兮的挤压在了信纸的小角落。

君不言休息片刻,刚提笔准备继续处理公务,外面就有小厮来禀报,说是太子到访。

皱眉看了看案桌上一大堆各地弹劾太子圈地买卖官爵的折子,君不言沉默片刻,起身整了整衣衫,往前厅行去。

距离纳兰明川驻守边城已经一年半了,去年七皇子连元旦都未回京。

当然,这只是众人眼中的情况,其实某位心念爱人的皇子,在年三十那晚大半夜一骑快马悄悄的来了忠义侯府,爬了侯府的墙,然后还爬了君大人的床......

第二日一早给心上人收拾了一下就穿衣又往边城赶,顶着风雪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几个昼夜,就为了相聚半宿,想想也是蛮拼的。

这一年多以来君不言作为内阁首辅,已经不再是众人眼中那个被牵制架着的首辅了。这样的君不言不但没有引来老皇帝的疑心,反而越发受重用,已经在接管各地上书折子清理分类的事务了,一些不重要的事务,甚至直接被允许自行处理,之后报备一声就可以了,这个权利不可谓不大!


状态提示:第34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