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的扬州,单从地理位置和人口优势来看,都无法跟这回所夺得的兖州相比的。倒不光是曹操治理有度的功劳,此地本就人口稠密,又是兵家必争,自是找人垂涎。

等吕布顺利手掌三州后,当得是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既可北觊袁绍,又可东望公孙瓒,南挟陶谦,麾下还有雄兵十数万之巨,倘若稳固发展个三年五载,想问鼎中原,不过指日可待。

缺点就是,宝物已出世,吕布从这一刻起,就不可能再走之前那闷声发大财的低调路线了,注定成为跟袁绍差不多的靶子,成为众所矢之的共敌。

第104章 兵来将挡

燕清自然清楚,小皇帝他们吃了这哑巴亏后,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而是更感激愤,要明目张胆地给他们添堵。

可天高皇帝远,就有这么个好处:等燕清诉苦哭穷的奏折将让使者送去,到刘协那群磨磨唧唧的文官讨论完接下来的惩治举措,又让刘协最终决定旨意内容,接着等他们新的圣旨随天使送到……这一来一位往的折腾,在通信手段无比落后的东汉末年,足够叫黄花菜都凉了。

张绣这人,根本不在意这个名存实亡的小朝廷的死活,只担心他的仇恨难报。在联合了马腾韩遂后,他自认时机已经成熟,只恨不知为何失了那出谋划策的厉害谋士,但箭在弦上,他也是不得不发了。

刘协虽被张绣所刻意展现出的能耐迷住,对他极其宠信,意见也常常听到了心里去,可到底是个天子,尽管年幼,也不至于不辩是非到要拿吕布开刀的地步。

只是张绣的撺掇,并非没有效果:不但将吕布曾在京中留下的影响力一点一点地磨掉,也使得刘协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吕布在外混得风生水起,不念皇恩的危险,开始担心自己养虎为患了。

只碍于无借口(也可能是怕彻底激怒了吕卿家)来个明升暗降,要剥了吕布的兵权,让他进京后封个高官坐着,如此不但少了任其坐大的恐惧,也多了个武勇无双的保镖。

好在他到底知道这类大事,不能光听张绣这一员武将就做决断,哪怕再感动心,也还是召来久未亲近的皇甫嵩和王允二人,叫他们难得统一意见,摇头不停,才不得不遗憾地打消了着吕布升官进京的主意。

吕布的确是头猛虎,却生性贪婪,可以利驭之。况且当这头勇猛的凶兽在噬咬敌人,对自己恭恭敬敬时,为何要在群敌环伺的关键时刻,捅他一刀?

诸侯因惧吕布之威,才不敢对朝廷轻易进犯,可要是吕布被惹恼了,不管不顾倾尽全军杀来长安,又有谁人愿救?

刘协被他们劝动,知晓了其中厉害,再听张绣提出类似话语时,就明智地保持沉默不语了。

只不过太过出格的干不出,要来膈应一下还是很简单的。但除非有了吕布之外的可靠仰仗,否则刘协就算无畏作死,他那些还没活够的官员也断不可能容他跟吕布真正撕开脸的。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他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包。

燕清捏着这一关键,因此除了一开始的愤怒外,是半点不慌的。


状态提示:第125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