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古代耽美 > 调香 > 第4节

4、东长干:是不是想到李白的《长干行》了?没错,就是这里。东长干还有长干里、小长干三处,就是诗句里的“同居长干里”。这里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靠着长江下游。

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一直觉得,临水而居的地方都特别美。

5、忘记说明一点了,檀香中也有分紫檀香,很珍贵。和制造器物的紫檀是不一样的。一般古人所指紫檀为调香之用。而器物紫檀大多为今人所指。器物紫檀可见《格古论》。

嚯嚯,为了搞清楚家具的紫檀木和调香的紫檀木的区别,查了古书又百度,还在香道吧里询问,的确不是同一种。

家具制造的紫檀木是今人所言,很昂贵的一种树木。但味道不好闻,闻起来很酸。它的学名叫小叶紫檀,又名青龙木。是真正也是唯一的紫檀木。而制造香料的紫檀属于檀香木,和紫檀木并非同一种植物。

所以看到文中出现紫檀木家具和紫檀调香不要混合了哟。呃,不过也会有出现用檀香木制造成家具的,那个很昂贵。

第4章 第肆章

建邺城中大小佛寺五百余所,落座于山青水秀之地,前塔后殿,风格秀美。比丘梵音洗涤人心,带来清静。佛藏诸香袅袅氤氲,香气醇厚,经久不散。

人若于佛寺山门而过,衣袖也要沾染上佛藏诸香的醇厚香气,环绕上一天也散不去。

建邺城中五百余所佛寺早已成为一道闻名大魏的风景,若遇烟雨,朦胧之中佛塔隐现,山钟敲响、梵音呢喃,把整个建邺城都拉进了仙境,不再属于人间。

大魏宫妃贵族、文人骚客也向来喜欢游历佛寺,故而这佛寺兴盛可想而知。

苏明德便就逛到了瓦官寺,他倒是先在码头上雇了艘小船从青溪游至长江。他本意是要到西市去逛一逛,那船家问他是直接从青溪划上秦淮还是转航道从长江过。

苏明德趴在船舷上看两岸优美的风景,问道:“我听说从长江到西市会经过瓦官寺?”

那船家呵呵的笑着:“小公子是要到瓦官寺上一炷香?”

苏明德望见河底一尾鱼跳过,眼睛一亮,探出身子便要去捞。吓得那船家扔了船篙将他往后拉。

“小公子,您要干什么呢?”

“我捞鱼。”

“鱼溜滑着,哪儿是您这等小公子捞得住的?这要掉水里,初春大冷天的,保准冻掉您半条命。好好坐着喽。”

苏明德瞪着刚碰触到水立即被冻得没有知觉的手,一想到全身浸泡在那种冰寒里吓得一个哆嗦,往后倒爬几步远离那长江水。

“我、我不捞鱼了。”

见这玉童子似的小娃儿吓到的样子,那船家倒是想起了自家调皮的娃儿,初次泛舟,也是这般顽劣。

但他家的娃儿怎么也比不得眼前小娃儿的粉雕玉琢,惹人心怜。

那船家道:“若是小公子喜欢鱼,等会儿到码头上去。那儿很多卖鱼的。”

苏明德摇摇头,他本为的是捞鱼的乐趣,意不在鱼。

船出了长江岸口,广阔的水面一望无垠。河面上泛着许多船家,也有撒开大网开始捕捞,也有还在寻地捕捞的。

甚而有大货船扬帆出海或是向码头靠近的,他还见到了官船。

那些官船从长江向海口出发,在海面上漂游寻找陆地至到达另一个国家。他们会在那些国家用黄金交换香料。

一些珍贵的上等香料便是由这些官船从其他国家交换而来的。

苏明德向来神往那些国家,因为那些上等而珍贵的香料皆生产于那些地方。于他而言,便如佛家所言的极乐世界。

船在小长干的码头靠岸,那船家对苏明德说道:“小公子,在这边码头上岸直走,穿过小长干便可到达瓦官寺去上香。”

苏明德从挂在蹀躞上的钱包里掏出几枚铜钱递给船家后上岸,当听得船家这般说后,回头古灵精怪的说道:“才不是去上香。我是听闻瓦官寺有一个和尚精于香道,前去会一会。”

言毕,便就蹦跳于人群中找不着身影了。

留下船家丈二摸不着头脑,疑惑道:什么时候瓦官寺出了个精于香道的和尚?

苏明德蹦跳着穿过小长干长长的长巷,穿过排排民居,间或踏上小船渡过河间。从豆蔻姑娘的捣衣嬉戏中,自河边柳条帘幕下穿达瓦官寺。

一整栋寺庙饰以明黄色,简洁大气的建筑,自巷口蔓延至巷尾。从外面看还能见着一栋五层木式佛塔,自寺门走进佛殿。

瓦官寺前为殿后为讲堂,殿前有一方园林,重严复岭,深溪洞壑。上有高山巨树,悬蒿垂罗。又有崎岖石路,廊庑环绕,涧道盘纡,景色自然。

苏明德向着大佛殿走去,上了台阶发现一青年男子跪于佛殿门口。瓦官寺风景优美,来往游客不绝如缕。

然,无一人停下理会青年男子。

苏明德讶然,若是要拜佛求神应进佛殿对佛像拜而不是跪在门口。便拉着打扫的一个小沙弥问道:“那人是谁?为何跪在那里?你们为何不管他?”

小沙弥退开,低头见是一个粉雕玉琢,穿戴皆不俗的小公子,行了佛礼道:“回小施主的话,那


状态提示:第4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