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锦衣卫大人 > 第65节
缓道:“清君侧!”

王守仁目光闪着亮光,他要让古来所有造反“清君侧”的美好名义,即可成,也可败。

梁思望着王守仁,史书当中那个睿智的形象已经慢慢显现了出来。

梁思信任他道:“宁王的幕僚都不笨,清君侧这个名义,就是你不提,总有人会想到,由你提出来,获得宁王的信任,借机救出孙燧大人。”

王守仁点头,拱了拱手,给众人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

宁王果真采纳了王守仁的意见,王守仁还提出一个意见,就是放了孙燧,让民众见一见疯的孙燧,孙燧在江西虽不长,但是上任以来一直爱民如子,也深的百姓爱戴,若是这时告诉百姓孙燧大人疯魔是因为圣上听信了谗言,认为孙燧贪污,命人秘密调查,调查的人将孙燧打疯,一定能激起民怨。

宁王蹙眉考虑了一会,他很赏识王守仁,但是一直以来王守仁都是不吃好歹,只要孙燧在他手里,王守仁就不敢怎么样,宁王还是心中怀疑王守仁归顺的真实心意。

这时刘养正和李士实都不在身边,王守仁故意选了这个时机。宁王找不到人询问,便问了刚招募过来的才子唐寅,唐寅也和那些被诓骗过来的士兵一样,以为是剿匪,没想到竟是造反,唐寅想撩袖子不干,可是望见宁王手段残忍,便压下了心思,假意诚心与他造反。

宁王这时来问他,到让他灵机一动,孙燧大人疯了能被放出去,为什么他不能装疯也逃出去?

唐寅表示王守仁的意见非常好。

宁王仍然考虑,便去看了一眼孙燧,孙燧疯魔已然病入膏肓,对着一只老鼠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药石无灵,就是离开曼陀罗,孙燧也清醒不过来了,宁王便放了他。

孙燧撒欢了般,见人就道圣上,行三拜九叩之礼,还和狗抢食,被宁王派过去跟踪的两人,看到这样的情形,相视一笑,就回去禀告了宁王。

宁王彻底放了心,加紧安排造反的事宜,渐渐倚重王守仁。

孙燧在街头犹如乞丐般,梁思和郭盛经过,道:“与王大人约定,三日后离开。”

王守仁搜集了所有宁王的罪证,这一天他将证据怀揣在胸口,这些证据都是九死一生番才得到的,他激动又必须冷静,王守仁在找机会逃离。

可是这一天,几乎格外忙,在准备作战器械,与将领讨论走那条路进攻南京,每一刻,对于王守仁都是煎熬。

这时,不知外面怎么了,突然响起轰动声,有人喊道:“唐寅疯了!”

众人纷纷出帐,只见唐寅裸着上半身,见人就调戏,还道:“小士兵,你今年多大?哎呀,我的好军师,我只是安排任务给那个士兵……”

宁王和刘养正面如黑炭。

唐寅四处蹿,四处说着这些话,宁王喝道:“将他抓住!”

王守仁默默离开了军营。

河边,两艘船停着,王守仁赶了过来,道:“宁王迟早会发现我不在,知晓我们等人的计谋,追赶过来。梁大人、郭大人,我们分两路,你们去京城禀告圣上,我与孙燧大人前往临江搬救兵。”

郭盛看向梁思,询问他的意思,梁思是知道王守仁最终会战胜宁王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圣上有他要必经的磨难方能悟透真理,成为一代圣人。

梁思拱手道:“两位多保重。”

前往京城的路上,梁思在思考为什么史书上这次战役只提到了王守仁,朝廷为何没有派一兵一卒?梁思努力思考曾经的历史书,郭盛看他懊恼的,担心的询问他,梁思只能道没事,将这件事放下,后悔当初上了大学就没见看历史书。

快马加鞭赶到京城,郭盛和梁思直奔紫禁城,乾清宫外小太监禀告朱厚照不在乾清宫。梁思和郭盛正追问,遇到了刚从内阁中出来的杨廷和和李东阳。

杨廷和对梁思印象很好,便请两位到了僻静的地方,道:“圣上已出宫三月余。”

“杨学士,可知去了哪?”梁思道。

“宣府,你们不在京城的三月……”杨廷和顿了顿,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疲惫,似乎与朱厚照争吵过许多次,叹道:“陛下宠信了一个新的臣子,既张永之后,所作所为更是前所未有,继往开来,令的陛下神魂颠倒。”

杨廷和将这三个月的事情说了,原来朱厚照新宠信了一个武将,兵部尚书王琼不知此事,将这武将派往宣府抵御蒙古军。朱厚照知道此事后,怒火中烧,令王琼在家闭门反省,而自己则赶往宣府与此人相会,并下令王琼,自己一日不归他便一日不可见人。

可怜王琼没有做错什么事,硬生生被禁足了三个月,而朱厚照在宣府大肆营建“镇国府”,更荒唐的是他不满意自己的名字,将自己改名为“朱寿”,还封了自己一个官职“镇国公”,与这名武将共同上阵杀敌,令的百官心惊胆颤,深怕“土木堡”事件重演。

朱厚照厌恶大臣叨扰了这名武将,竟然又下令若是再有官员过来宣府,立斩不赦!

梁思和郭盛蹙眉,杨廷和察觉到两人神情凝重,便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梁思将在赣南的事情完全道来,并拿出宁王反叛的书信和证据。

杨廷和和李东阳二人面容皆是一变。

杨廷和怒道:“我去宣府找圣上!”

李东阳拽住了他:“宣府与南昌,一南一北,尚且论陛下见你,获得陛下圣旨,在赶往京城,已过月余


状态提示:第65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