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走了。

他在外面一路走着,一路思考应该怎样安置韩非。

韩非子这书肯定是要先给嬴政的,因为他提出的中央集权思想在这时代先进又实用,掺和了一定儒家道家思想的法制也很符合民心,叶孤城想着自己再往上提一提,说不定就能把董仲舒的那一套儒家治理方法提前弄出来了。

这套方法经过了多少朝代的检验,可以说是非常有用了。

然而,韩非本人很有才华是没有错,但他却是万万不能放在秦国的朝廷上的,不仅仅是说他对韩国的态度很可能让嬴政产生错误判断,最重要的事,这会让他自己小命不保。

秦国的朝廷虽然能够容纳各个国家的人,但其中绝不包括对秦国有异心的人,更何况,李斯已经在朝廷上了,他八面玲珑的性格笼络了一批人,而韩非,只是得罪人。

时间久了,就算是韩非的智慧常人难以企及,两人之间也会爆发出一边倒的矛盾。

结果十有八九是韩非死,这都不用猜的。

叶孤城希望能把韩非保下来,但同时,他又不能真的参加秦国的政治,既然这样的话,把他丢到哪里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叶孤城眼神闪了闪,心想,灞下学宫岂不是最好的安置场所?

虽然说是法儒道三家并行,事实上现在法家在灞下学宫正处于弱势。

因为这里的法家学子中一个大师都没有。

千万别小看大师的作用,荀子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能够学习儒术的年轻人细心解疑,有他在,在与其他学派辩论的时候甚至都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了。

道家也有自己的大师,身为传承时间最久,目前也最被推广的家之一,道家的优势可以说是十分明显了。

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标杆,还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商周到现在,吸取了各家精华的道家一直都活跃在改变世界的最前线。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扛把子的就是法家了。

说到底,法家虽然在秦国盛行,在山东六国却势微,不被推崇,也没有多少人研究,以至于叶孤城想要找个法家的有名人物都找不到。

因为找不到,所以法家的名师位一直是空悬的,说实话,这很打击那些相信法家才是秦国第一大学说的人。

睡觉战国末年法家学派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

叶孤城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对于众人的担忧他嗤之以鼻。

现在没有大师又怎么样?

他想,以后有大师不就行了吗?

至于从什么地方弄一个法家大师出来,他更相信自己的看人本领。

韩非,是历史钦定的法家大能,写出来文章的分量能够让嬴政对他五体投地。

这首先肯定了他的才华,韩非的文章,肯定有火得潜质。

而叶孤城想要做的,无非就是让他火得更快一点。

短时间内可以火遍七大国,成为法家的大师就好了。

到时候,灞下学宫岂不就是白赚一个法家大师吗?

他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像韩非这样的人不能在秦国玩政治就去著书立说啊,多简单的一件事!

叶孤城点点头,为了自己完美的安排。

他了解韩非,对方虽然可能为了韩国在提出来的政治方针上动手脚,以至于他在秦国的朝廷上没有立足之地,但是他本人对国家出了责任感之外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而韩非本人高傲的秉性,是不会让他向学生传递帮助一个自己都看不上的国家的思想。

所以说他真的很喜欢耿直的读书人,连坏事都不怎么做的。

叶孤城想。

不管怎么样,主要有了韩非,灞下学宫的法家学子也有人来调教了,简直就是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他不得不用发绿的眼神看韩非,就好像是看见一块肉的恶狼。

非常垂涎。

韩非:怎么有点冷?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个恐怖的存在给盯上了。

第174章

“此乃可流传千古的法家巨作。”

嬴政看完韩非子之后,将书本合上,长舒一口气,道出了可以给韩非子一书定性的名句。

叶孤城挑眉道:“此人乃我当年同窗,韩国王室韩非是也,因招贤令入秦国,王上看应该如何安置。”

虽然他与嬴政情同父子,但是在朝廷上两人还是以君臣相论,公事公办,绝对不因为两人私交甚笃而放松半分。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政治上也是如此,如果真的将私人情感带入工作之中,一开始看不出来,最后定然会有人看不过眼,而因为情感原因被赦免的错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放大。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次两次犯错没有人指出,无限扩大下去,最后终究会酿成大祸。

因为叶孤城的恪守臣子本分,就算是对他政治方针一向很有意见的秦国宗室都不能说什么?

嬴政道:“叶师你看,这人应该如何处置?”

他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现在更是一个聪明的王者,韩国王室的身份被叶孤城点了出来,嬴政自然也知道其中的意思。

他想了想,还是好奇道:“如此大才,为何不留在韩国内?”

一般情况下,宗室的学子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入其他国家的,因为他们都要为了自己国家效力,就算是将韩非派出,当暗中打击秦国的间谍,也会派一个能言善辩而且没有才华横溢到韩非这地步的


状态提示:第492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