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道教,招致道人怨气直冲帝都,凭添纷扰!

而匡宗登基后,恩赦道人,兴盛道观,自皇家道观“天机”始建,天下道观马首是瞻,纷纷颂扬天子之恩,令普天之下求仙问道之人纷纷效仿,以忠君为正道,以效力国君为维持道观鼎盛香火的根本所在。

在匡宗暴政苛税渐失民心的时局之下,加之边关战事不断,内忧外患使得国运气数逐年衰落,此时保全“天机”,等于笼络住了天下信道之人、芸芸门徒,至少还有一股力量能支撑着匡宗所统的江山,在内乱渐起的苗头中略微平衡一时,由此,可渐缓了这天下分崩离析之势,至少还能让暴君再坐几年江山。

这关乎国运的决策,如此紧要的原由,暴君竟料想不到?

难怪当年的成帝曾指桑骂槐说“霸王有勇无谋”!想必暴君仍不明白——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他一人的天下!

只不过……

与武霸王说教、明是非,那是不智之举!忠言逆耳之下,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糸鄯自是聪明人,闻天子竟问及“何故”,他阴阴一笑,只答:“朝令夕改,帝王令,往后皆是儿戏!谁人敢遵?”

只这一句话,就稳稳地戳准了匡宗的软肋——立天机、设皇家道观,兴盛道教的圣旨,是匡宗颁布的,天下人尽皆知。

倘若匡宗朝令夕改,以后所下的每一道圣旨,臣子与庶民还会严格遵从么?倘若他们想的是:皇帝善变,万一改主意撤回圣旨了呢?

将圣旨视同儿戏,不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后果就极为严重——

无法号令天下的帝王,他还能算是帝王么?

匡宗沉吟片刻,颔首道:“先生所言极是!朕也想保全皇家道观,只不过……”心中还是有些顾虑罢了。

“宰相力保天机,又举荐了接掌天机的一个掌教真人,表明他们已主动承担了后果,一旦天机观内有异变,他们自会尽快解决,否则,项上人头难保!”凑在门洞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匡宗面色间细微的变化,见匡宗似已动摇,糸鄯又加了助推之力:“王适才所讲——鞫容犯谋逆之罪,却在观中养一批身患残疾的‘天’字辈关门弟子,实属蹊跷!问鞫容,他必不会如实作答。依我之见——天机观,可保!而这批弟子,该杀!”

取折中的法子——保住一些,杀掉一些!

这本是蓥娘之见,她未亲口说出,却让糸鄯代她讲了出来,这便是她提点匡宗来问高人的原由,——糸鄯会如何回答,她竟早有预料!

“果如先生所言,朕忧心的也正是此事!”

一个既残暴、又迷信的君王,面临天机祸事时,既残暴地起了杀念,想剿灭天机,又因迷信的心态作祟,惟恐将屠刀挥向皇家道观,帝王运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故而迟迟未决,直到糸鄯提出这折中的法子,才平衡了帝王的内心。

“就以先生之见——保天机,杀残子!”

已有决策,匡宗转身,大步返回銮驾,在瀚幽阁闸门上的门洞被重新关合之时,高公公等人已伴驾匆匆往晗光殿折返。

寅时三刻,候在晗光殿的两个臣子,终于等到了匡宗来下诏命:

天机观可保!自今日起,天机内再无天师尊上之称!宰相举荐之人,可封为皇家道观掌教真人。观中千余弟子,忠君者,得天子恩赦!余下“天”字辈关门弟子,身患残疾的百余众,触犯“天”律禁忌,与逆贼同罪,其心可诛,须一个不留,统统杀尽!

一道口谕,生死立断。


状态提示:第8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