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这部电影感觉如何呢?这部开幕电影。你是不是对于它并非你的竞争对手而庆幸呢?(按照惯例。各大电影节的开幕电影,都不会参加竞赛单元)”

“呃,”乔伊在思考要如何如外交官那样圆滑地回答,“我认为……”

她继续说道:“这部电影前半小时还不错,但是我不能理解后面2个小时和这前半小时有任何联系?”

这句话引发了一旁杰森的一串笑声,他带笑瞥了眼乔伊,“你真是太直白了。”

随后乔伊应付完了记者们之后,她打算去其他展映厅看看,毕竟柏林电影节一下子展映那么多电影,很多都是首映,她之前都未看过,但是她都非常感兴趣。

杰森本想随同乔伊一道去看,“格兰特,你若是不介意,我们可以结伴同行。”

乔伊却拒绝了,因为她认为审美是一件很个人的事,特别是电影的口味,她想看的未必是杰森想看的,这样岂不是耽误了人家的时间,她婉拒,“我的口味很独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我想还是算了吧。”

杰森却不这么想,跟着女神才能提高审美,有女神带领才能迈入电影的顿悟之境。

他再次强调,“不。我认为我看电影的品位真的需要提高了,跟着你才能提高品位,不是吗?”

乔伊转身,留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随你吧。”

杰森替乔伊去服务台那儿把每一部电影的资料都拿了过来,递给乔伊,“格兰特,你看看,你打算看哪部?”

乔伊一眼扫过去,其实她心里早就有底了,“我打算去看看土耳其的那部《蜜蜂》。”

杰森立刻找到了该展映厅的方位,“在那儿,我们去吧,顺便和否和我讲解下,为什么你会选择这部电影?”

乔伊噗嗤地笑了,她打量着杰森,“你真的是打算找我拜师吗?就像你说的,提高你的电影审美品位?”

杰森虽然看起来沉迷寡言的,但是还是挺幽默的,“这是当然的,你看看我过去拍的那些破片子,哪一部能够被称为是有品位的?什么时候能够在你的电影里蹭一下,那才能提高逼格。”

乔伊又笑了,她觉得这人真幽默,“《玩命速递》什么的,虽然没逼格,但是有腔调啊……”

杰森带着酷酷的神情一笑,没说话。

看完《蜜蜂》,乔伊和杰森又看了几场别参展电影,不过她自己的展映厅,也就是《西海岸》的展映厅,人丁比较稀少,不过这也是乔伊意料之中的。

杰森倒是安慰了乔伊几句,“你的电影已经在之前大规模公映过了,来这里看的人肯定都看过了,所以进你的展厅的人肯定不会太多。”

“没关系,我能理解。”

之后,乔伊与杰森告别,两人分头去了各自的酒店。

在酒店里,乔伊洗了一个澡,就开始上网查阅自己电影和其他电影的相关赔、率了。场刊评分还太早,应该还不会出来,但是赔率肯定已经出来了。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有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或者说是两个,那就是场刊评分和博、彩赔、率。

场刊评分是来参加电影节的来自各界的媒体人、电影人、影评人,对参与竞赛单元的各部电影做一个综合的评分。

这个场刊评分的预测风向,也就是场刊里的高分电影,以前还是和电影节的最终评选结果差不太多的。

但是最近几年,由于三大电影节越来越偏向几名评委的私人口味,所以场刊高分作品未夺大奖,而场刊低分作品爆冷夺冠的事情,也多了去了。

毕竟,三大电影节就是七名评委个人的狂欢,和群众一点儿关系都没……

但是,随着场刊评分经常被爆冷,博、彩赔、率这个倒是越来越有成为风向标的势头。

博、彩赔、率是由广罗大众进行的一种博、彩形式,就和赌、球赔、率一个道理,只不过换成了电影。

近几年赔、率和最终大奖的重合度倒是很高。

乔伊点开赔、率网页,看到了那些参赛作品的赔、率已经出来了,虽然这是一个在不断变动的数值,而且赔、率越低,就说明获奖的可能越大。

但是目前来看,《西海岸》并不是赔、率最低的作品。

赔、率最低的作品,是前世这一届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得奖作品——土耳其作品《蜜蜂》。

乔伊的《西海岸》紧随其后。

乔伊没有多想,毕竟这不是最终结果,但是《蜜蜂》确实是一部很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争议也很大,但是哪一部作品会没有争议呢?

连《西海岸》都是有争议的。

乔伊看完赔、率后就去睡觉了,在往后的几日,她又看了好多部参展作品。而场刊的评分也很快就出炉了。

这次的场刊评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因为夺冠热门《西海岸》并没有在评分上领先太多,比《蜂蜜》还低了一个档次,但是评分最高的既不是《西海岸》也不是《蜂蜜》,而是另一位欧洲大师波兰斯基的《影子写手》。

《西海岸》不仅分数比他们低,还低了不少……属于十分平庸的一个评分。

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给出的场刊评分。

乔伊看到这个结果时候也是一惊,甚至是心里一紧,但是随后她想通了,也许是因为《西海岸》已经大规模上映过了,对于电影人来说,电影最重要的是新鲜感。

其他电影基本都是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的,影评人没看过,


状态提示:第11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