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清和 > 第104节
队抵达还有两三天的时间,至于跑得这么急吗?粮食军械不带,十几万大军吃什么,用什么打仗?就地征粮?收夏粮的时间都未到,山东一地有多少粮食可以征收?

“王爷,可要入城?”

“李九江如此美意,孤却之不恭。”

心情大好,燕王竟开起了玩笑。

出师大捷,不废一兵一卒拿下德州,燕军的自信顿时成倍的膨胀。入城时,部分将士已在讨论何时打进南京,见识一下京城是何等的繁华。

燕军入城后,朱棣当众下令不得扰民,违者以军令处罚。

前锋部队奉命前往城中府库,查明巡检所言是否属实。

南军留下的帐篷被重新利用,简单收拾一下,燕军士卒直接拎包入住。

李景隆的中军大帐本该拆除,朱棣却摆摆手,“不必。”

众人还要劝说,不设亲王大帐不合礼仪。燕王却是主意已定,能省些力气,何必拘泥于小节。

今日,他在李景隆的中军大帐议事,他日,便将取代建文那黄口小儿,坐在南京奉天殿中。

这个天下,终将为他所有!

张玉朱能谭渊等大将多少能猜到燕王的心思,不再多言,开始就进攻济南的路线和方针积极发言。

陈晖郑亨等恭立帐中,新投燕王不久的安陆侯吴杰也在帐内听宣。带兵将领嗓门都不小,你一句我一句,传到帐外,不知内情的怕会以为马上就要打起来。

纪纲投靠燕军之后,并未得到太大的重视,被杨铎调入归附的南军部队,连个燕山卫都没捞上。好在有孟清江三不五时的照顾,现如今升任为一名小旗。

照顾纪纲是孟清和特地关照的。孟清江不认为这个动不动就哭的矮子有哪里特别,可十二郎总有他的道理。反正不费什么事,照做便是。

继孟清和之后,纪纲也记下了孟清江的人情,心中暗道,他日纪某人发达了,这个情一定要还。

此次随大军进入山东,纪纲隐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不在德州,就在济南。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获得燕王殿下的赏识。他不甘心只做个不入流的下层军官,连个品级都没有。否则何必放弃读书的机会毅然从军。

没有错,未来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曾是读书人。前半段人生经历与孟十二郎略有几分相似。后半段的人生却是截然不同,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形容也不为过。

让人惊讶的是,就是这样两条平行线,在历史的某个拐点意外的碰撞了一下。

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连带效应?

孟同知耸了耸肩膀,摊开手,天知道。

不过,能让锦衣卫都指挥使欠下人情,终归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纪纲带领手下的十个步卒继续巡营,孟清和已站在了府库门前。

黑漆大门,铜将军把守。土墙夯实,以外观颜色来判断,近期应重新修整过。

带路的巡检是个高大的汉子,说话瓮声瓮气,眼神却透出几分j-i,ng明,“禀同知,这里就是府库了。府库的钥匙一直是知州和同知看管,日前都跟着朝廷军队一起跑了。”

“哦。”

孟清和不置可否,脸上没太多表情,让人猜不出他此刻的心思。跟在燕王身边日久,光是磨练演技没用,必须学会隐藏情绪,这是为官的基础。

“来人。”

“卑下在。”

“砍了。”

“遵令!”

孟清和手指的方向,是府库的大门。不巧,带路的巡检恰恰站在门边。“砍了”两字一出,吓了他一跳,差点坐到地上。见几名燕军的目标是库门上那把铜锁,才出了一口长气。

好歹,别拿他的脑袋开玩笑。

他想过跟上官一起跑,毕竟燕军残暴的名声着实不好听。奈何妻儿老小都在德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如留下投燕,若能立功,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铁斧砸在铜锁之上,发出了刺耳的声响。

一个燕军砸了两下没砸开,高福推开他,唾了两口唾沫,挥起铁斧用力一砸,铜锁登时坠地。

当啷一声,ji-an起一片尘土。

高福将铁斧交给士卒,双手用力一推,随着吱嘎声响,黑漆库门大开。

挥开飞起的沙尘,定睛一看,堆积如山的粮食挤满了库房。

阿里巴巴开启四十大盗宝库时是何种心情,孟清和算是彻底体会到了。


状态提示:第104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