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吗?”季玉竹趴在马背星星眼。

暖洋洋的日光照在他白皙的脸上,金色的绒毛沾着微微汗意,黝黑的眼眸带着崇拜望过来……

姜卫衍一窒,稍稍侧过头躲开他的视线:“这个最好在十岁前就开始学习。你现在学的话……”

“怎样怎样?能学会吗?”

“嗯,学个十年还是能跑得比现在快点的。”

“……”季玉竹怒瞪他一眼,转过头去不搭理他。

“哈哈哈哈哈!”

第9章

因在守孝,不方便去探望恩师,季玉竹就手书一信,托人送去。

不日就收到回信。

顾先生的信,先是大篇幅的宽慰和开解,看得季玉竹无奈又感动,然后才是给他的一些建议。

季玉竹是由村塾一个老秀才启蒙的,十岁后,才到县城私塾念书,入顾先生私馆,直至考取秀才。

顾辰顾先生,是一名会试落第后回清平县开私塾的举人,季玉竹的授业恩师,。

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教辅经验。

得他一番指点,季玉竹若有所觉。

在本朝,秀才以上皆可开馆授学。

以前教大学生,在这里秀才功名,只能教教小朋友开蒙了。

小朋友就小朋友,反正教什么不是教呢。

估计自己哥儿的身份,教小朋友还比较不容易出问题。

那就开吧。

既然有所决断,季玉竹就着手开始研究蒙学。

去城里各个书局搜罗一番。这么一个小县城,光是启蒙类书籍就有薄薄厚厚几十种,什么《颜氏家训》、《开蒙要训》、《训蒙诗》等等,多不胜数。

季玉竹吓了一跳。

根据各书局介绍,除去《百家姓》这类用于日常所用的启蒙书,当今最受欢迎的启蒙书籍,以《蒙求》为主,以及各种以《蒙求》为编写体裁的各色蒙书,共计14种。

数量依然令人咂舌。

季玉竹很熟悉《蒙求》,因这也是他的开蒙书籍。

平心而论,对于这本《蒙求》,他的评价不高。

无他,太过艰涩难懂了。

一个成年人芯子的儿童,学《蒙求》的时候,都学得欲生欲死,何况那些真正的五六岁小屁孩?

《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一个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还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

虽然《蒙求》确实整齐押韵,便于诵读,且取材较好,意义深广,但对于儿童而言,依然过于晦涩了。

远不如《三字经》。

对了,前世传诵千年的《三字经》呢?

季玉竹忙去翻典籍,看看有没有《三字经》及其作者王应麟的介绍。

根据时间推断,当今朝代应该是处在跟明朝差不多的时期,在前世那个世界,这个时期正是《三字经》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若有,总会有书籍提及。

《广州人物传》,没有王应麟。

《广东新语》,没有王应麟。

是查无此人?

又跑去各大书局翻查王应麟的著作。

《玉海》?没有。

《困学纪闻》?竟然连这个传说中的宋代三大笔记都没有!


状态提示:第9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