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立刻对章伟道:“章先生觉得呢?”

章伟一愣,直觉告诉他这是个陷阱,于是避而不答。杨昭见那位年轻评委正欲开口,立刻抢先道:“章先生怎么一直不说话呢?您几期节目下来一题未错,我真的特别佩服您,这次上节目就是希望能跟您学到一星半点,也不枉我这个外行上来献丑了。”

现场本欲开口的评委立刻噤声,人家昭明君都点名了章伟,他们没那么不知趣,更何况他们确实挺好奇章伟会怎么说,这人挺奇怪的,上节目几乎不与人争论,哪怕答案正确问他原因,他也只会推说听专家的,从不提自己的看法,这么一想,厉害是厉害,好像少了那么点儿分享j-i,ng神。

章伟见现场静下来,心里一乱,他哪里知道什么时候盛行柳叶瓶木奉槌瓶的?他的异能再牛也不会告诉他这些啊!见杨昭不依不饶的样子,他知道今天是不好躲了,其余人每次追问他,他只要摆出高深莫测的笑容就能糊弄,可杨昭绝不会轻易放过他,莫非被对方看出了什么?

这么一想,他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异能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他最深的恐惧,杨昭不可能知道,他稍稍安慰了自己,又觉得对方这么咄咄逼人,或许是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他不懂装懂!

章伟进退两难,导致沉默的时间有些长,场面尴尬了起来。

现场观众们窃窃私语,纷纷发现了气氛的异常,章伟觉得自己仿佛能听到那些议论和质疑声,可他什么也说不出来,甚至连杨昭提的问题都给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主持人在导演组的提示下急忙将场面圆了过去,那位年轻嘉宾配合道:“赤帝不喜欢木奉槌瓶完全是民间的谣传,他不但喜欢,还赞其‘朝夕满百花,不染一点俗’,只要稍微懂行些都能答得上来,这一题昭明君要答对了我也忒冤了。”他题板上的答案与杨昭相反。

观众大笑,杨昭也不解释,耸耸肩:“原来如此,是我孤陋寡闻。”

随后专家公布了答案,果然是假的,年轻评委哭丧着脸嘟囔着“我就知道,和章先生做对是没有好结果的。”

专家又点评了这件宝贝的几点不实之处,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倒是章伟冷汗都快掉下来了,心道还好自己没回答!这个杨昭看来是故意坑他的,可是躲得过初一,还能躲过十五吗?

果不其然,之后杨昭答题时总是会问他,有的时候是正儿八经地将疑点提出来与他讨论,有的时候就是纯粹利用最粗浅的知识来套他的话,可他偏偏分辨不出来!他难堪地沉默和额头冒出的细汗,让其余几位评委相继品出来点什么,他们开始还会在杨昭信口开河后跳出来反驳,几次之后都不掺和了。

评委们看出了昭明君故意捣乱,也看出了章伟对于入门级别古玩知识都不够了解,可他这样无知,偏偏每次都能回答正确,甚至让专家组出丑,这很不可思议对吗?连两位老专家都对节目组生出了不满,认为节目组背后黑箱,为了捧章伟不惜拿他们的面子垫脚,不是说这个章伟和钱老闹翻了吗?

节目组很冤枉,主持人内心也是崩溃的,只能庆幸这是录播。他甚至怨怪导演,怎么把昭明君给请来了?他难道和章伟有仇吗?还有章伟先生您倒是说句话啊!

唯一还蒙在鼓里的只有场内完全外行的观众们,他们虽察觉到气氛古怪,却只当是昭明君刻意针对章伟,于是,每当杨昭提问时,总能收获现场一片嘘声,可章伟却心虚地觉得那嘘声是在嘘自己,更是坐立难安。

他感觉度日如年,原来作为大众的聚焦竟是那么煎熬,魂不守舍了大半场,终于,《国宝品鉴》迎来了最后一位嘉宾。

第14章 黄金眼end

随着一束追光,俆妙君手中捧着托盘登台亮相,盘中便是她和杨昭为了这次节目特意准备的宝贝——一串佛珠。

现场只有少数很熟悉昭明君的人才认出了俆妙君,其中就有章伟和陈姓评委,两人立即看向杨昭,主持人请俆妙君自我介绍,大家才知道原来她就是昭明君的妻子。

俆妙君带来的宝贝是一串奇楠沉香佛珠,共有佛珠十二粒,其中六粒表面雕刻着“佛祖问松”的典故,另外六粒则都刻着一句梵文,二者间隔地串起,香从木出,时而浓郁时而淡薄。

“这串佛珠来自于北盛末年嘉宁宗时期,我的估价是三千万。”

此话一出,满场震惊,除了两位专家淡定地扶了扶眼镜,连评委都呆了那么一秒,如果真值这个价,那算是本场节目里价值最高的一件古物了。

各位评委依次上台,章伟心事重重地跟去了,他深深地看了俆妙君一眼,对方却假装不认识他似得,表现得十分冷淡。章伟心中一酸,那些想被遗忘的记忆又被翻出来,心道不知她怎么看我呢?想必杨昭一定说了我许多坏话吧,否则她怎么这样对我?

杨昭因避嫌这一轮只能坐在台下,而几位评委在观察过佛珠后均神情古怪,只有章伟面色平静,在他眼中,这串佛珠的每一颗珠子都散发着浅蓝色微光,说明它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年左右,正是北盛末年时期。

等到评委们都在题板上写好答案,就听他们迫不及待讨论起来。

“我都不知道俆小姐是不是在跟我们闹着玩,这珠子假得不能再假了!”年轻的评委翻了个白眼:“送分题吧这是。”

俆妙君笑而不语,另一位评委道:“确实破绽


状态提示:第7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