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重回九七 > 第154节
,很快就在网上流传开了。

当然,这时候的网络还并不算发达,达不到后来的那种程度。

但也是因为这样,只要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网上开始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赞同褚鸿升的,认为国内现在这样的现象实在是过于严重,这已经属于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入侵,所以必须惊醒,要开始为国货发声。

而另一种声音……也不能说是明目张胆的反对,只是说他过于狭隘,毕竟现在的社会如此的开放,爱国归爱国,但因为爱国完全否认别人的长处,就是不对的。

这两个声音在论坛上吵得如火如荼,但现实生活中的褚鸿升和薛定渊,却都不大知道这件事——毕竟褚鸿升不上网,薛定渊没时间上网。

不过这件事带来的总体的影响还是好的,尤其是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的宋元河,直接利用了这次发生的事情,在报纸发布了一个报道。

报道的标题十分暴力:国企扶持一下国货,怎么了?

下面直接就公式了这次招标的内容——反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秘密,但凡中标之后都会有这么个程序,只不过其实一般没什么人关注,更别说特意找去看,这次他弄的大发一点,用事实说话。

而这一波登报,才让人发现,原来这家计算机的配置并不差,价格也十分的亲民,于是居然无意中的又给淡易强的品牌做了个广告。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价格,真的能买到这样的电脑么?会不会是以次充好,会不会是挂羊头卖狗r_ou_。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风波就这样和平的渡过了,并且给褚鸿升和淡易强在未来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毕竟他们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这样的关注,总会有“有心人”持续注意这些,但他们并不怕时间来检验他们的成果,这些关注只会让他们的产品更加畅销。

而在这些事情在风平浪静的氛围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薛定渊的高考时间,终于到了。

高考,是考验国内所有莘莘学子的一座龙门,十二年的小初高,为的就是这么一天,比古代的十年寒窗还要多出那么两年去。

而这次考试,会成为很多学生之间的一个分水岭,似乎只要能平安的跃过去,那未来的一切都会顺风顺水!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跃过去的,每年的高考,全国上下各个地方,都会上演一场场悲欢大戏,其中的种种故事,可以说有些都不敢那么写。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从九九年开始扩招,但最开始的力度并没有多大,所以依旧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而这个独木桥对薛定渊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他走了两辈子,才来到了这座独木桥前,因此就算之前做了再多的心理建设,在进入考场前,还是觉得有一丝的紧张。

第174章

薛定渊要高考了, 褚鸿升当然是要送他到考场的。

其实他心里的紧张并不比薛定渊的少——就算不是他进去考试,但这件事是他在乎的人在乎的事, 他当然会感同身受。

但他还要佯做镇定的帮薛定渊再一次的检查种种需要带入考场的工具, 并且安抚薛定渊,“你也不用太担心,之前你们老师和我说过了, 只要你的发挥正常,一表绝对不是问题,虽然不能说想去哪就去哪,但挑挑拣拣的余地还是有的。”

薛定渊看着褚鸿升第七次检查自己的东西,那点紧张的心情被冲淡了一半, 还浮起了一丝开心,“没事, 就算我考不上, 回家你也养得起我是吧?”

褚鸿升听他这么说,认认真真的看着他,“养得起是养得起的,但你不用我养, 所有东西都有你的一半……”

然后他停顿了一下,忽然察觉到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吉利啊,于是又连忙补救,“不过你一定考得上的。”

于是薛定渊差点就笑出来。

而且这两天考试, 褚鸿升都等在考场的外面,虽然神情坚定的好像在站岗一样, 但忐忑的心情一点也不比旁边的家长少。

还有不少的家长来和他搭话,因为其实褚鸿升在育才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毕竟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是薛定渊的亲大哥,所以才一直供养自己的弟弟念书,但时间久了,也就知道他和薛定渊并没有血缘关系了,这就很值得赞叹了。

当然后来他们也知道褚鸿升和薛定渊的生活不是苦情片,而是励志片,但他们依旧很感慨——主要是因为褚鸿升把薛定渊“教育”的太成功了。

毕竟薛定渊在学校的表现是那么的温柔可亲善良热情,学习成绩又那么好。

于是薛定渊每次从考场出来,都能看到褚鸿升被一群家长围着,讨论“育儿心经”。

这让他忍笑忍的很辛苦,彻底的忘记了高考的紧张。

当然也是因为考过两科之后,他的心态重新归于平常。

等最后一科的考试前,虽然有考试失利心情不佳的学生,但更多的考生都是脸带兴奋。

毕竟等这一科考完,他们就进入了从入学以来最轻松的一个暑假。

还有不少人直接就计划着考完了出去疯玩,大家在一边叽叽喳喳说的好不热闹。

薛定渊这会儿正和褚鸿升说这话,“考试完的行程你定好了吧?”

咳,虽然这时候说这话似乎有点不太正式,但他都等很久了啊!

可他还没等到褚鸿升回答,就听到旁边有人叫他,“薛定


状态提示:第15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