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农家子的为官路 > 第241节
这两处占地广阔,不止是建一座宅院这么简单,花费不可少。

人工钱反而是最便宜的,一人一天只需十二个铜板,来帮忙煮食的哥儿一天八个铜板,还有按市场价买的粮食食材,每天总的花费并不算太多。

叶君书估摸着,这一千两勉勉强强,可能还差了点。

不过最大头的买贵重木材是叶君书这边直接买的话,应该差不多。

叶君书自然不好一次性给够,并不是不信任荣伯,而是怕荣伯身负巨款的事万一哪天走漏风声,有人铤而走,反而是场祸事。

给这一千两,还是因为前期花费更多,荣伯去定材料要先给定金什么的,不用多久就能花出去。

到中期,主要就是人工费了。

叶君书将自己的打算跟荣伯说了下,荣伯心里盘算了会儿,的确如叶君书所说,便大方的收下,还按了按前襟。

乖乖!荣伯咂咂嘴,他一把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不过他好歹是一村之长,稳住。

不过,“子舟啊,建学院的钱不能都你来出,我们村里也组织捐一笔,刚忘了跟你提,咱们新建学院的消息传出去,已经有好些个上次来参加宴席的乡绅富贾派人来问接不接受捐赠了。”

荣伯想了想,他们这里建大学院,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造福的可不仅仅是他们叶家村,整个丰城县都是受益无穷。

他们家子舟,才做官多久,接二连三的出那么多银子,子舟还没说什么,他就心疼坏了,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着,哪怕是做好事,不能什么都子舟一人担着。

这可是他们叶家村的大事,可叶家村不仅仅只有子舟一人。

荣伯把子舟当成村里的骄傲,但可不想因此理所当然的什么都让他来付出。

如果什么都让子舟来,长此以往,村里人会产生习惯性依赖,而他们整个村子都会成为子舟的负担。

当村里人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一旦子舟往后不再这般付出,换来的是永无止境的怨言,到那时,他们村子离衰落就不远了。

“这一千两,主要用于你的府邸,如果还有剩下,就再投入到学院的建设中,至于其他银钱……”

荣伯觉得如果接受各方馈赠,挺好的,只是就怕到时学院就不属于他们叶家村了。

叶君书稍一思索,就明白荣伯的用意,他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是他思虑不周了。

叶君书只一心想着造福家乡,一时忘了这一层。

至于荣伯说的捐赠,叶君书觉得这样挺好。

而荣伯担忧的学院归属问题……叶君书还没见过别人捐赠后还能改变捐赠对象所有权的事。

叶君书说道:“接受各途径捐赠是个不错的方法,我建议到时由江县令出面组织捐赠,到时和县令一起合理安排分配这些资金。当然,由始至终,学院的所有权还是我们叶家村的。”

“至于捐款的善心者,我们也不亏待,就根据捐赠额的大小,免费提供一名到十名的入学名额,这个名额什么时候都有效。”

叶君书对这家书院将来名扬天下迷之自信,到时这个名额,千金难买。

荣伯经叶君书这么一说,茅塞顿开。

“对,就这么办!”

叶君书笑眯眯的点头,“晚点我写个具体计划,给你作参考。”这样就确保万无一失了。

“好,麻烦子舟了。”

说完这个,叶君书又提起祭田的事,他准备再捐一笔,买祭田,剩下的做公中费用。

既然建院的钱不用他全部出资,那他手里的余钱就多了。

“荣伯,咱们叶氏的祠堂,是不是该修建一下。”

将祠堂修得更气派些,这可是他们宗族的大事。

荣伯想了想,道,“不急,年后再说。”他们村子最近都忙不过来,再修建祠堂,就更加了。

而且此等大事,也要和叶氏其他长辈商议,不是说修建就修建的。

叶君书就这么提一嘴,荣伯心里有数就行。

叶君书想到自己的打算,就说道:“对了,荣伯,我们决定两日后启程回京。”

“这么快?”荣伯吃惊极了,不是说有一个月都假期吗?这还没到一个月就要走了?


状态提示:第241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