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复唐 > 第224节
用还是要慢慢来,牧民织出来的布太粗糙,可不符合汉人的审美。”

李从嘉叹了口气说道:“紧紧进口羊毛不行,还要进口几架织布机才是,不过也不用太多,这玩意没啥技术含量,回头扔到书院去,让书院改良一下,最好能做到织的更快更好,这样羊毛制品就能快速普及。”

释雪庭按住李从嘉的肩膀说道:“前期必然是一个赔钱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你不要压力太大,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好,就说明这个方法是对的,而且如果真的能兵不血刃的就分裂契丹,购买织机羊毛的钱总比打仗要用到的钱少的多,更何况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

李从嘉忍不住笑道:“你这样说会让我觉得范老他们为了不让我派兵攻打契丹,只要我不提出特别过分的办法,他们都会同意的样子。”

释雪庭无奈:“这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说起利国利民,刚刚我收到岭南那边的消息,城池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大理最近也很老实,你看现在关押的犯官和罪犯是不是弄一些去岭南种地?”

李从嘉哦了一声说道:“这个之前内阁问过岭南的进度,只不过那个时候城池还没建好我就让他们不要着急,据刑部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流放去岭南的犯人,但是岭南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他们快要养不起这些人了。”

李从嘉一边说一边想笑,如果不是岭南需要人的话,这些人早就该坐牢的坐牢,该流放的流放,毕竟在大唐流放的地点并不仅仅是岭南,而且自从知道岭南盛产各种农作物之后,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开发,从流放地上面去掉了,现在大唐流放犯人的地方不是西域就干脆是海外,直接给一个小舢板,往远海一放,自生自灭去吧。

对于这样的行为,李从嘉觉得太浪费了,干啥要流放啊?坐牢养不起?让他们去劳动改造啊,种地去吧。

甚至以后一些被连累的女眷也可以不用被贬为奴婢或者弄进教坊司,而是让她们进行劳动,做什么?纺织啊,大唐的丝织品受原材料的影响,不需要那么多人来纺织,但是羊毛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绵羊毛,如果成规模的养,产量还是很高的。

不过李从嘉知道,这也就是大唐刚开国,人手不够才会让罪犯来做这些事情,等大唐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些产业会逐渐变成私有化,那时候这就是一份工作,而朝廷也不需要那么多罪犯来做这些事情。

实际上,内阁对于罪犯去做这些工作还是有异议的,尤其是那些犯了大罪又不够格砍头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人品德有瑕疵,种出来的粮食也不适合君子吃。

李从嘉对此表示都是惯的毛病,真到了没有饭吃的地步,有点米粒就不错了,还纠结这些粮食是谁种的?

释雪庭听说犯人已经都准备好便说道:“可以让刑部把人带过去了,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等人过去垦荒呢。”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为了避免意外,还是让朱元找人走一趟吧。”

刑部都是捕头,他们所做的更多是破案,或者是追捕犯人,说实话,李从嘉总觉得刑部也应该并到枢密院中来,但是又觉得不太妥当,而且内阁估计也会不同意,所以就没有提过。

释雪庭说道:“也好,免得这些人中途逃跑。”

这些人有不少都是穷凶极恶之徒,那些捕头没准还真不行。

释雪庭刚让刑部把罪犯一点点的往岭南迁没两天,岭南那边就给朝廷这边送来了规划图,那些画出来的水田让内阁都很开心,毕竟面积真的不小。

然而刑部尚书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发配过去的犯人开荒这么一大片地的话,恐怕不够吧。”

李从嘉看了一眼图说道:“慢慢来吧,有人在游说当地土人。”

如果关中人多,李从嘉完全可以下旨让关中人去岭南垦荒,会给很优惠的政策,只不过现在关中也没那么多人能过去啊,而且家里有地谁愿意背井离乡?

范质见李从嘉又在感慨土人都是傻的,这么好的天然条件不知道利用,不由得说道:“陛下,其实……咱们也不是没有人啊,只要您一纸令下,至少有成千上万的人回去帮忙开发岭南,到时候您需要担心的就是岭南的城池不够多,或者是岭南的地不够多,而不是人不够多的问题了。”

李从嘉有些茫然地看着范质:“哪儿来的人?你说的是高丽人吗?”

范质微笑摇头:“当然不是。”

李从嘉刚想继续问,就听到魏仁浦说了一声:“我知道了,如此甚好!堪称德政啊!”

王溥也拍巴掌说道:“不错不错。”

甚至连赵普都笑着说道:“还是范相经验足,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李从嘉瞪着眼睛看着他们四个打哑谜,特别想问一句:你们特么到底在说啥?

第207章

最后还是赵普厚道, 见李从嘉黑着张脸盯着他们, 上来解释说道:“陛下是忘记流民了吗?”

李从嘉愣了一下, 继而才想起来,他怎么忘记这一茬了?

毕竟每逢战乱, 肯定有一些不愿意打仗,原来的家园又活不下去的人入山当野人,虽然进山之后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但是留在原来的地方是肯定活不下来的。

而这些人失去了田地, 新的王朝重新建立之后,大索貌阅也没有他们的记录, 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分田,久而久之就只能继续当流民。

并且流民的数量应该


状态提示:第22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