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强强耽美 > 穿越之清河地主GL > 第70节
式来让人买谷种,作用或许并不会大。

石青道:“我已经劝了一部分人,他们都愿意买青苗,二郎不必担心这些。”

石青的“劝”与张鹤所认为的“劝”并不一样,他不过是将措辞说得委婉了些,除了那些自愿贷青苗钱的人家外,官府必然还会逼迫一部分百姓买青苗。

不过在前期百姓还未看见优质常规稻的优势之前,让他们主动买青苗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而短期内一部分百姓也会有所怨言,临川县衙门也必然要承担这样的压力。

抚州城的冷饮铺子、街头巷尾挑着冷饮吆喝着叫卖的贩夫渐渐地多了起来,而六月是最热的酷暑时节,同时也是旱灾、洪涝等天灾的多发时期。老百姓要抢收抢种,官府也要派人巡视山林、河坝,以提防山洪、洪涝等。

张鹤今天种的稻田比往年多了三十亩,故而要再雇几个人帮忙,加上柳大山与宋氏一共十五个人。去年因张鹤避开了夏收的时候,李大娘与李清实还能来帮个小忙,今年李家则也要顾着自家的田。

张鹤考虑到七月便要种晚稻,便让雇工们以去年的强度来劳作,比去年多花了三日才将六十亩稻田都收完。

三十亩杂交水稻因有十亩是下田,产量只有五石外,其余都基本在六七石之间;三十亩优质常规水稻则普遍在五石左右。

不管是杂交水稻或是优质常规水稻,这产量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张鹤依旧顶着烈日跑去将三分之一的稻谷都收进系统仓库中。可尽管如此,六十亩稻田一共收了三百三十多石,除了被张鹤收进系统仓库的一百多石外,还有二百三十多石。

至于李家与高大郎家,种了张鹤给的混杂着传统水稻的优质常规稻后,每亩的产量也达到了三石七斗,这让众人既羡慕又嫉妒,纷纷问他们为何能种出这么多石谷来。

李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可她不想轻易地告诉他们,这是张鹤给的谷种。而高大郎家收完了稻谷,又给雇工结算了工钱,他们本来打算将稻谷卖给米商的,可官府得知后,除了收买张鹤的谷种外,也向俩家各买了一些。

这下众人皆知是张鹤家的谷种的缘故,毕竟去年用了她给的谷种的人家均产三石五斗稻谷,今年似乎比去年还多一些!于是便有人上门找他们三家借谷种。

李家的亲戚也纷纷上门向李大娘打听谷种是怎么一回事,李大娘碍于亲戚情面,便借了几石。高大郎最亲近的亲戚便也只有他的弟弟高二郎,虽然兄弟俩的感情因为分家而不似从前般亲厚,可高大郎也还愿意借给他一些谷种。

至于张鹤家则是最多人登门的,不过张鹤的稻谷除了留作自家要舂成米的五十来石杂交水稻外,都卖给了官府。

她给官府的那些稻谷中占七成是优质常规稻,剩下的三成是杂交水稻,这样一来能使每亩的产量控制在三石五斗左右。

许多人认为她还藏着一部分没让官府知道,张鹤心道他们还真是猜对了,不过莫说官府不知道,这全天下也就只有她知道。

况且,即便她有多余的谷种,她也不愿意随意出借。毕竟大部分人打的主意是他们借了她的谷种,还的却是他们自己的谷种。只有在张鹤的白名单中的人,她才愿意卖一两石。

也不乏对张鹤的谷种产生好奇之人,便问她:“为何张家郎君的稻谷能长得这么好,结谷这么多?今年便不说,可去年挑在下时种也如是!”

张鹤想了想,若当初不是有夏纪娘,她恐怕也还生活得一团糟,便道:“因为我有贤惠的家内呀!”

众人语塞,她娶了夏纪娘跟谷种有何关系?况且去年四月,她还未娶夏纪娘过门呢,整日将夏纪娘挂在嘴边也不见她厌倦的!


状态提示:第70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