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经典耽美 > 我等你到风景看透 > 第116节
视里各个频道不停地滚动播出文艺晚会、阅兵仪式以及激动人心的回归时刻。

这个国家陆地最南端的小片国土,被割r_ou_掠去五十年之后,终于重新拥抱了故土,连同许多鲜嫩新活的事物,潮水一样涌入内地各个角落,冲击着陈街陋巷里尚在迟疑、观望、步履蹒跚的人群。

老城区的很多老久危房都易主了,改头换面就成了各种名号的娱乐城、洗浴城、网吧和酒吧。

簋街彻夜灯火通明,私家车与出租车云集,俊男靓女在暗夜的街灯下搔首弄姿。

亮马河、亚运村附近酒店与高档公寓楼拔地而起,c,ao着港普的特区商人大举进军内地,突然就满大街都是,座下驾着豪车,腰间揣着外币,车里坐着二n_ai。

也是那一年,许多人下海弄潮,在商界战场上奋战,却不幸遭遇亚洲几国货币贬值,被金融风暴横扫。多少人一夜间破产而一文不名,股市崩溃,楼市萧条。

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迎着一早初升的朝阳跳楼。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在这个激越动荡的年代,旧日流金岁月里看似坚不可摧的一栋一栋钢筋铁骨,已是风雨飘摇。听那潮声……

一大早儿,瞿嘉用j-i蛋饼卷着咸菜,就着小米粥,正吃着还没吃完,他老妈已经急匆匆要出门了。

瞿连娣把j-i蛋饼囫囵地塞在透明食品袋里,挂自行车车把上,推着车往院门口去了:“走了啊,你出门记着把门锁上。”

“哦。”瞿嘉端着粥碗,沿着碗边吸溜了一口烫的,“刚才谁给您打电话?”

“没谁,同事。”瞿连娣头也不回。

自行车前轱辘刚碰到院门门槛,人还没迈出去,外边人就进来了。老王同志这一头热汗,一路风尘仆仆,进门一看:“哎正要找你,怕你又慢了。”

“这不是,正要去么……”瞿连娣忙说。

“我告儿你你赶紧的!”王贵生大声催促,“晚了就不赶趟了,据说这帮人几天前就在厂工会讨论过,厂里领导也批了,巴不得赶紧把你们这些上了岁数的女同志找个出路打发掉,不想让你们再回厂里,又怕你们闹事。店面已经谈好,就等交付租金,执照也申请了,统计你们谁主动愿意去,就正式登个记,你赶紧过去开会登记签名办材料!”

“我去。”瞿连娣深吸一口气。

“刚才电话里怕说不清楚,你又犹豫磨叽。”王贵生说,“老子就是路过再喊你一声,别再让机会跑了。”

瞿嘉在屋里都听见那熟悉的大嗓门,一口热粥还含在口里,猛一咽差点儿烫着他。

他端起粥碗接着嘴,几步就到院门口:“妈,您干吗去?”

“去厂里,”瞿连娣敷衍一句,“我上班去。”

“你还上什么班?”王贵生皱着眉头,哑着嗓,“你们科室已经没班儿可上了。”

瞿连娣:“……”

瞿嘉:“……”

瞿连娣攥着车把,回过头,看着她儿子。一肚子愧疚与无奈已憋闷了近两个月,折磨到夜夜失眠,不知如何开口。

怎么说呢?

说,儿子,对不住了啊,咱家又不走运。

你妈妈没文凭没文化,在个破厂子混了二十多年不思进取毫无长进,终于下岗了,在你上高三的这一年。

瞿嘉胸膛起伏着,呼出一口气,对他老妈说:“没班儿上您就别去了,在家歇两天,我出去。”

王贵生瞅着他俩的神情,很痛快地就替瞿连娣揭了那点儿不值钱的脸面自尊,全都抛在地上:“事已至此了,甭管好的坏的,先给自己找个事情做,别闷在家里闷出病、闷出变态来!麻溜儿的赶紧跳出去吧,越早越好!”

机床厂为了分流这一大批中年下岗职工,近年已经搞起十多个第三产业小型单位,有成事的,也有破产的。只要有人愿意挑头,十几二十人凑到一起,就能成立一个作坊,有自己的法人,申请到正规执照,哪怕你们这些人就在机床厂大门口支个早点摊子,卖糖油饼和炸糕,也算一个单位。

这样就是有活儿干,有收入,不至流落社会成为街头的无业流民。

王贵生大清早过来通知瞿连娣,就是他们厂子职工注册经营了一家早点副食铺子,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等都已办妥,店面就在厂门口附近,东大桥的大街上。

瞿连娣每天骑着车上下班,骑进机床厂这道大铁门,走这条大街走了二十多年。

每天傍晚下班,再骑车出那道门,路过街边的副食店,买几块点心,买盒豆腐。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副食店店员和街面上看自行车的大爷,都认识她这张脸。

现在,她自己就要在这条街上坐店卖油饼了。

瞿连娣看着瞿嘉,原本挺有主见的一人儿,关键时刻还需要她儿子批准。也需要有个人狠踹她一脚,彻底把她踹醒!

那条街也是瞿嘉每天上学必经之路,就在朝阳一中学校附近。

瞿嘉一摆头:妈您去吧。

“骑车慢,让王叔叔开车捎您一段路?”瞿嘉又说。

“那就不用。”瞿连娣终于笑出来,“他不就顺路过来说句话么。”

“呵,我可以捎。”王贵生也一摆头,“捎你一段我还能‘顺路’!”

呸!

瞿连娣给王贵生翻了个白眼儿,别扯淡了让孩子笑话咱们……顺路顺路,赶紧走吧你。

两位老家伙眉来眼去着,一路出了胡同口,走远了。

状态提示:第116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