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天色已泛起鱼肚白,深宫之中,仍旧一片寂静。

平日里,到了这个时辰,仆佣们早已开始洒扫宫殿厅堂,御膳房升起灶火,群臣百官更衣沐浴,为早朝做准备。

然而今日,这些喧嚣统统不复存在,因为大祭的关系,所有人都已前往祭坛,在朝阳升起前殷勤就位。

只有一个例外。

禹昌王尚且留在府邸,独自穿过翠郁的竹林,孤单的足音回荡在长廊中。

他走得很慢,步履说不出的沉重,每一步都踏得结结实实。

因为他的怀中正抱着一个女子。

女子正在沉睡,对自己的处境浑然不绝,这并不能够怪她,因为她熟悉的茶汤里掺了陌生的药,在药性褪去之前,她会一直睡下去。

恐怕她已等不到药性褪去了。

昌王垂下视线,瞧见薄薄的被褥中露出的脸庞,仔细看去,那张脸和自己颇为相像,他只匆匆暼了一眼,便不敢再看。

那人是他兄长的女儿,也曾是他最大的敌手。

“哪怕贵为郡主,终究只是女流之辈罢了。”

他轻声叹道,心里的愧疚减轻了许多。

权位之争,本就是一场成王败寇的角逐,他理应感到庆幸。倘若他所面对的果真是姒玉京,他一定不会赢得如此轻松。然而,姒玉桐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亲口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从而为他制造了胜机。

一个天性至柔的女子,终究抵不过情字一道关。

一个声音宽慰了他:“不用担心,她不会感到痛苦的。”

他抬头望去,那人背手站在道路尽头的房门边,正是夏启渊。

夏启渊从死亡中复生,安然无恙地等待昌王的到来。

但夏启渊并没有活,他的脸色仍旧泛着可怖的青紫,你若去握他的手,仍旧只能触到冰凉的皮肤。

任谁撞见这番情形,都难免感到背后生寒。

事实上,唯一一个撞见他苏醒的人已经成为真正的尸体。

是可怜的于太医,他在死前便吓破了胆,夏启渊还没有动刀子,他便就昏了过去。

多亏如此,于太医死时没有遭受太多痛苦,更不必亲眼目睹即将发生的惨状。

夏启渊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望着天色渐渐迎来破晓,神情仁慈得好似一个真正的大夫。

第191章 山河未老(三)

天地不偏不倚,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论皇亲国戚,还是地痞乞丐,在朝阳升起的时候,都沐浴在同一片辉光中。

日月无异,人间却有千差万别。在皇宫一片静谧的时候,兵营却呈现一派混乱之象。

破晓时分,层云刚刚染上几分红晕,露珠还挂在杨柳梢头尚未滑落,人群却已是一片喧嚣。

禹昌军和义军双方正在对峙。

率领禹昌军的是左七营的李都尉,昨天便是他的人马负责安顿义军,兵士和江湖人本就不合拍,双方起了不少冲突摩擦,只是碍于军令,各自将怒火吞进肚子。谁料一日过去,便因为另一道军令,演变为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局面。

义军并无森严的等级,更不喜规矩束缚,虽有将臣之分,遇事时仍旧纷纷上前,肩背相贴,挤作一团。领头说话的是天水帮的杜云,他高声问道:“突然要驱逐我们出城,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都尉上前迈了一步,身上的盔甲随着他的脚步微微摇晃,撞出清冽的声音。他耐心地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各位误会了,当然不是驱逐,只是请各位暂时回避,今日是大祭之日,总不能坏了安邑城里的秩序。”

没等杜云回话,身后一个武人便抢着开口道:“你这话说得像是放屁,我们都是好端端的良民,怎地就坏了秩序。”

李都尉叹了一声,道:“昨夜里,各位朋友在酒馆欢饮到后半夜,借着酒疯在街坊里舞刀弄剑,惊扰了不少百姓,今日到衙门里告状的就有十几家,我没有说错吧?”

那喊话的武人不再作声,昨夜的确有许多义军饮酒上头,在街市上肆意妄为,做了出格之举,他也是其中之一,被戳到痛楚,一时无言自辩,但目光却愈发愤恨。

杜云代替他道:“毛病我们会改,你尽管提出来就是,但我们也是为保护皇子而来的,难道我们的战功就都不算数了吗?”

李都尉道:“嗳,当然算,晌银我都带来了,每人有份。”

说罢他挥挥手,命身后的士兵将晌银用铜盘呈上。白花花的银锭装在许多小袋里,从袋口露出诱人的光。

“喏,拿去拿去。”士兵们来到义军面前,纷纷出言催促。

和李都尉客气的态度不同,他们各个脸上都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毫不掩饰眼中的鄙夷。

杜云抬眼一瞧,只见那李都尉也勾起嘴角,暗中窃笑。

他的脾气素来暴躁,怎能忍耐如此侮辱,当即扬手一挥,将面前的铜盘重重拍开。他身后的同伴也纷纷效仿,一面怒斥谩骂,一面将举到眼前的铜盘掀翻。

银锭散落满地,闪闪发亮,像河上的波光一般耀眼。

可是,万名义军之中,竟没有一个弯腰去捡。

他们不仅有骨气,而且异常执拗。李都尉看在眼里,笑容僵在脸上:“杜兄,您这是什么意思?”

“呸,”杜云啐了一声,“少跟我装腔作势,皇子呢?我们要见皇子。”

李都尉挑起眉毛道:“皇子?哪还有什么皇子?你们该不会还没听到消息吧,与你们同行的皇子,是平安郡主乔装扮成的。


状态提示:第125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